当前位置:大二号
大二号回族的民俗文化(14)
时间:2017-10-31   作者:郑恒萍   来源:沽源网   点击:

  (四)、回族节日的餐饮
  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伊斯兰教初创时,穆罕默德在斋月满时,进行沐浴,然后身着洁净的服装,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旷野举行会礼,并散发“菲图尔钱”表示赎罪。后相沿成俗。
  当人们封了一个月的斋,快到开斋时,戒斋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到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清真寺里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然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喜欢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戒斋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开斋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给人以情结、舒适、愉快的感觉。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欢的新衣服,来到清真寺,在清真寺里悬挂起“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这个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油香、炸馓子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做烩菜、互送亲戚朋友,互相拜节问候。
  《古尔邦》节阿拉伯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称“宰牲节”。古尔邦节源于人类的古代先知之一,易卜拉欣夜间受到安拉的启示,命他宰杀他的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的信仰。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易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羚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这就是传说的“古尔邦”的来历。
  《古尔邦节》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除了羊之外,还要宰牛,回族群众根据自身的条件,条件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宰牲时还有很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格健壮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们吩咐,吃完肉的骨头,不能扔给狗,要用黄土覆盖掩盖起来,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祝贺节日。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里念经,吃油香。同时,还有游坟,缅怀先人。
  相传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演绎为伊斯兰教的节日。
  圣纪节这一天,回族群众首先来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回族群众自愿捐赠粮食、米面、肉和钱物,并邀请若干人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做的,回族群众视这一点义务劳动是行善做好事,因此,都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夏天的时候桌子都摆放在院子里,冬天则在屋子里。大家都在一起吃饭,人人有份,人人一碗熬大菜,还有炸的油香。对于节前散了“也贴”的人,而没有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带一份“油香”回去品尝。
  饮食文化来源于民间,清真饮食文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独特文化,它依靠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得以传承和传播,大二号的清真饮食文化就是以伊斯兰文化为其内核,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糅合而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文化,并代代相传成为一种饮食文化。
  现在无论县城还是乡村,不管你走到哪个角落,总是能看到具有伊斯兰风情的清真饮食。与此同时,伊斯兰饮食文化也在大量吸收汉族的饮食文化,去除糟粕留其精华,清真饮食文化虽集中在大二号,但随着全县伊斯兰人口的流动、商贸文化的交流,他们也将清真饮食文化带到了全县各地,成为沽源饮食文化闪亮的一部分,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饮食文化,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而且伊斯兰的饮食文化必然走向大众,走向欣欣向荣。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