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牧人在沽源草原的生产和生活 要了解游牧民族在沽源草原生产、生活的事是很难的,因为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太少了。尽管有很多的正史和史典,但这上面大多记载的是朝廷更替、帝王将相之类的事。至于庶民百姓的事,这些史书上根本就没有,一向被农耕人蔑视的游牧民族的事例就更没有。近些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挖掘,越来越多的地下文物为研究、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大量的佐证史料,特别是布展在内蒙古阴山上的岩画,为我们了解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业方式和生活态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绵延雄伟的阴山成为北方草原的千里画廊,画面总计达3万余幅,从多角度反映记载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现在我们探讨、了解、研究北方游牧民族千百年创造的文明历史,都主要是通过这些岩画来进行的。 这些刻绘在岩石上的古老艺术品,是草原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他们劳动狩猎、畜牧、征战、祭祀、繁育等生活的真实写照,再现了先民们推动草原文明向前的历史轨迹,是人类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历史画卷。 岩画的作者均无姓名可考,但其民族有原始氏族部落,有东胡、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可以说凡是在蒙古草原上活动过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岩画作品。 内蒙古地区岩画以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法精湛而在北方岩画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归纳为如下几种:一是日月和星宿天体,这主要是反映古代游牧民族对日、月的崇拜和想象中神灵的祭祀;二是生殖崇拜的内容,反映草原先民求得氏族部落繁衍兴旺的愿望;三是大量的动物和狩猎图案,反映草原先民对动物的依赖性;四是舞蹈岩画,反映草原先民的社会生活内容。除了上述几种岩画外,还有许多内容,形成了一个庞杂丰富的单元,这些岩画的内容是:符号印记、车辆穹庐、放牧、植物、虫鸟鱼虫、生产生活用具等,这些内容丰富的岩画,是我们研究和了解古代草原文明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老的草原游牧文明,是由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各群族间的冲突、争斗、参差、影响、融汇、统一完美的组合了草原文化的共同性。就是说这些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在本质和主体形式上差别不太大,只是因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在一些枝节形态上有所差异,这就为我们了解沽源草原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依据。 (一)牧业生涯 牧人养牧正如农人种植五谷一样,管理牲畜也需要技术,在长期的牧业生活中,生活在沽源草原的牧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常注重放牧形式和牲畜繁殖数量。因草原的广阔性,分散放牧是牧人的主要生产方式。 分群放牧,一般有三种分群的方法。 一是按畜类分群,《蒙古秘史》说:“依山居住,牧马的人可得帐房住,靠水居住,养羊的人可得饮食吃”马牛羊驼的习性各不相同。牧人说,马不吃夜草不肥,羊不吃旱草不壮。牛在冬季白天吃草,在夏季白天贪睡,夜间吃草不停。由于牲畜不同,分群养牧,利于芳草的繁茂生长,保护牧人赖以生存的牧场。羊食之地次年春草必疏,牛食之地,次年春草必密,草经羊食者,下次草短一节,经牛食者,下次根必长一节,牛羊群相间放牧,翌年之划始匀。在阴山岩画上,就有多幅分群放牧的画面,表现了分群放牧的历史非常悠久。 二为按牲畜的大小分群。春季是转换的季节,畜群不宜过大。因为牲畜有“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规律。在坚冰霜雪覆盖的沽源草原上,经过熬煎的羊身体非常虚弱,称为“乏羊”。因此游牧人把不同品种、年龄、公母、大小的羊而分群放牧。把羔羊放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把壮羊赶得远些,把草好、路又近的地方留给乏羊。牛分群的时候按大小、强壮,也可按强弱,否则大欺小、强欺弱,有的会吃不上草。 三为按公母分群。牧羊时把孕畜和非孕畜分群,把羔羊和非孕畜分群,这种可以避免小羊羔被踩死,同时也使母羊便于认羔。配种后把种羊和羊群分开,便于给种羊抓好膘。 在牧业生涯中,牧人们创造了很多种游牧方式: 1、赶牧,牧人在畜群的后面或侧面控制牲畜。 2、领牧,一人在前,另一人在后,负责控制两侧的畜群,阴山岩画上有多幅满天星的畜牧图,羊群星罗棋布,如撒在草原上的珍珠。牧畜单层整齐地排成一列,牧民面对着畜群左右走动,其队形横队前进,谓一条鞭式。 3、天牧或瞭牧。传统的放牧方式中马、牛、驼都不跟人放牧,牧人只是十天左右查看一下。这是一种较为落后的牧业方式,适于在山地林间草地。这种牧业方式至今仍在沽源冰山梁一带延续着。现在那里人待种完地后,把大牲畜放到冰山梁,隔三差五去看看,一直到秋收后才去把牲畜赶回家里过冬。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