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史话沽源 >

沽源草原的游牧文化(3)

时间: 2017-11-10 10:13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贾富海 点击:

  二、历史上依次进入沽源草原的游牧民族


春秋时代的直档深腹鬲出土于西辛营乡
 
  第一个进入沽源草原的胡人——匈奴人
  胡,任意,不守规矩。如胡乱、胡闹、胡搅、胡诌、胡思乱想。这就是说,历史上把北方游牧民族都叫作胡人,总认为他们是不讲道理,不守规矩,胡作非为的人。在史学界又把胡人分为西胡和东胡。以贺兰山、河套地区一线为界,西为“西胡”又叫西戎,东为东胡,诞生在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的匈奴正介于西戎与东胡中间,就叫胡人(“胡人”是一个泛指,在历史上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都被统称为胡人)。作为一个典型的游牧部落,早期一直随着季节的鼓点追逐着肥嫩的水草而迁徙,这种随时开拔,来回游荡的日子,造就了他们全民皆兵和擅长游击的典型特征。
  令人恐怖的是,匈奴人从不将战利品收归国库,一场战争下来,不仅战俘成为参战者的奴隶,劫掠的财物归参战者所有,而且斩首一颗人头要赏酒一卮,这就为匈奴骑士投入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持续的动力。于是,匈奴人以嗜杀和痛饮为人生之乐,马背上的生活就剩下简简单单的两件事:扬鞭放牧,挥刀杀戮。前者是物质需要,后者是精神追求。
  更为残酷的是,从东北到西南年降水量为400毫米的一条线,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岗底斯山将中国分割为季风区(受季风影响的区域)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适宜种田;非季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多风,只能放牧,沽源草原就在这个区域之内。牧草枯萎的年份,匈奴人不由自主地打算袭取季风区通常有半年积蓄的种田人,零星的袭击渐渐扩大为战争。防守者则企图报复,有时也会全面出击以图先发制人。这一根本原因导致塞外的牧人与关内的农民沿长城开始了连亘两千年的战争。试想如果草原上能丰衣足食,他们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和恶劣的名声到别人的地盘上偷鸡摸狗呢?沽源草原这块不太大的地方,正是匈奴人进攻关内农耕人养精蓄锐的地方,也是他们准备发起战争的前沿阵地。每当匈奴人预谋进攻农耕人的时候,最先把大批的勇士聚集在这里,先是在沽源这片草原上休养一段时间,一旦等膘肥马壮,他们便从这里万军齐发,经丰宁、赤城、崇礼扑向关内进行掠夺抢劫。待战争结束后,匈奴人又分北、西二路撤出关内,北路返回沽源草原,西路远走河套回归故里。
  也正是这一“不得不”的缘由,使得草原民族受到了中原人长达千年的鄙视和诋毁。被具有文字发明权和史书编写权的中原官僚文人冠以侮辱性的名字,其名字里大多有“犭”旁,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匈奴人在远古时期被称为“荤粥”(也写作:獯鬻,指没有开化的糊涂虫)。因为越界抢劫被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赶到了荒凉的草原,所以商代又被称为“鬼方”(类似于荒郊野鬼),后来被西周史学家命名为猃狁(丑陋的长嘴猎犬)。后来他们被称为戎狄(意思是被“驱逐到远方”)。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了令人恐怖的名字——匈奴(一种恶犬)。



出土于长梁乡的匈奴青铜镐
 
  中原已经对匈奴的骚扰忍无可忍,因而在秦汉时期又给匈奴起了一个含有深刻贬义的名字——胡人(指不守规范的人)。而且,其他边疆民族也跟着遭殃,居住在匈奴东部的乌桓、鲜卑部落被称为东胡;居住在匈奴以西的西域绿洲民族被称为西胡,以后胡人就成了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泛称。
  从此,与胡有关的词汇全部成为贬义。不按孔孟之道说话称为胡说,不按规矩办事称为胡来。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