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毡帐 在沽水草原生活的游牧人,受其草原自然气候、地形条件以及游牧生业方式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生存需要,居所多为易于搬迁的建筑——毡帐。主要特点是既易于拆卸又便于安装。 不论是最先来的匈奴人,还是紧跟其后的乌桓人、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和十二世纪的蒙古人,他们的居所大同小异,都属于活动型的居所:牛皮帐篷。 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契丹人、女真人都住皮制帐篷,牛皮帐房的形状与蒙古包不同,形若屋脊呈坡形,搭盖帐篷需要二根高约2米的木桩,固定帐房是把20条牛毛绳一头栓在帐幕上,一头栓在木桩上,拉绳分上下两周,上周各绳拉开帐顶,绳子中部撑以小柱使帐顶向上鼓起,下周的绳子拉开帐篷下边,使帐篷内保留应有的空间,帐顶的顺脊处开一个长方形天窗,天窗处有一护幕,帐篷的一方设门,门上也有护幕。白天把护幕翻开,夜晚遮盖,帐外多用牛粪代石片砌成墙垣,一般高半米,以防寒风侵入。 蒙古包 蒙古包,是一种泛指,并非蒙古游牧族专用。在沽源草原上游牧民族除住毡帐外,也住包帐。后来就把这种包帐统叫为蒙古包。也许后来的蒙古族把这种包帐进行改进为蒙古族的专利,这只是一种推测,但事实上在草原上的远古游牧民族都随着历史风月消失了,只有后来的蒙古人留居在草原上,就把他们居住的包帐,称为蒙古包,蒙古包是天窗、包顶、四片或六片栅栏墙架、毡墙和一扇门组成的。天窗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天窗的毡顶于夜间压盖,白天视冷热情况揭开,毡顶四周都有扣绳,可依方向调整,风雪来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包顶也不积水,毡顶用粗毛绳作边,里边用粗毛绳轧云型图案,把2米左右的木杆插进天窗的窟窿里,其数量与栅栏墙架的数量组成圆壁,与上端交叉处岔口的数量相等。然后用马鬃绳或驼毛绳串起来,同蒙古包的木杆形成一个整体。栅栏墙架即蒙古包的伞形骨架,是由交叉的木条组成的,外面再盖上羊毛毡,其门一律向东开,以躲避西北风。游牧民族以日出方向为吉祥。 蒙古包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为转移式蒙古包,转移式蒙古包是纯游牧民的毡房,其构造、大小及屋内的格局与固定式蒙古包相同,与固定式蒙古包主要区别是支架不必永久性的固定,院内不必用木栅围绕。二为固定式蒙古包。三为简易的帐篷,为了转场途中临时居住或生产生活的需要,则搭设省去栅栏墙架的帐篷。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