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解放以前,这一带没有大型的商铺,只有些杂货小铺销售些麻花、烧饼、醋之类的小商品,担个货担,沿村叫卖。有些外地的货郎小商贩,背个大竹篮子,卖些针头线脑的日用品,换点油或莜面。还有些南方来小商贩“猪毛换花胡椒”,收购兔皮、羊皮,换点旱烟。那时,多是以物换物,不收现款。家里想买点物品、衣服,还得结伙搭伴,步行走出几十里到沽源、张北购物。购货时背条装粮食用的口袋,购上货将口袋搭在肩膀上扛回家。当时有句歌谣“庄户人脑袋,买货背条口袋,只求数量多多,难求质量好坏。”解放以后,九连城区域1950年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由村民入股和政府投资合办。三里五村之内办一个大型供销合作社店,经营百货、食品和生产资料等。坚持“公平买卖,方便群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原则,从而使物价稳定,市场繁荣,还使那些谋取暴利的小商贩没有了市场。合作社赢利后,给入股者分红,主要以当时的紧缺物资为分红兑现形式,鼓励人们积极入股,壮大集体资金。合作社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有了较大发展,公社有基层总社,三级货物批发转运站,下设若干个分社,分社再沿村设代销点,使各种货物销售到农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相继出现了个体售货点,连家铺。个体户服务热情,营业时间长,现钱赊账都可。这些小商铺对繁荣农村的商业、商品经济的流通起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流动货车渐渐地多了起来。售米换面的,卖菜卖炭的,以粮换油的,买羊收牛的,还有废品收购的……这些商贩走村串户,态度热情,服务周到,价格双方自愿商讨,品种随意挑选,不合适的物品下次还可以调换,人们再不是封闭式生活,已步入改革开放快车道。
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人类进化,时代进步的集中体现。解放以前,九连城区域人开荒靠铁锹、镐头。春种秋耕靠老式木头犁,动力主要靠老牛。春播。二头牛拉一张老式木头犁,一次种单垅,一人扶犁,一人甩籽,一人牵着小毛驴,拉着石头滚蛋子压墒,起早贪黑地抢墒种,一天只能种四五亩。既费人力畜力,又费时间,还累的疲惫不堪。春播要先后持续40多天。到了七十年代后期,用上了三轮畜力播种机,每天能种十多亩地。适时抢播对夺取农业好收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八十年代后期,小型农用拖拉机(民间俗称四轮车)在农村多起来,小拖一次种六垅、八垅,播种、压墒都是机手一人操作,下籽均匀深浅合适,每天能播三十多亩,既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春播时间。十天左右,春播任务即可完成。 秋收。解放以前,秋收全部靠人力,男女老少齐上阵,用镰刀割庄稼,身体弯曲成三段,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中午顾不上回家,带点干粮靠着地埂吃,披星戴月地干,一天收上一二亩,也称得起庄户人硬汉。这种收割方式,持续了几千年。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小拖拉机带动着收割机,一次割八垅,一天能割五十多亩。小拖上带着铁耙,把割倒的庄稼拢成小堆,人捆起庄稼就行。最近几年,大型的联合收割机走进农村,边收边脱粒,人就是撑口袋装粮食。几十亩地一上午即可完成,整个秋收十天左右告终。 庄稼上场。解放前,主要靠肩挑人背,路远点的庄稼,挪对着借辆木轮车,套着老牛拉运,一车装载七八十捆,还得人在车上拴根绳子,上下坡人帮着牲口拉车。大集体时,生产队购买了双轮四眼大皮车,再不用肩挑人背。改革开放以来,农家绝大部分都有了三轮车、四轮车拉运,每车能装二百多捆,拉得多,跑得快,老牛套车也成了旧闻,庄稼上场是两三天的事情。 脱粒。解放以前,脱粒粮食全部是人工干,胡麻杂粮用碌碡碾。最难的是打莜麦,庄稼上了场先垛起来,每日鸡叫头遍起,把莜麦铺在场面上,用梿枷,整打一五更。天亮了,身上的破棉袄被汗水浸透,外面冻成硬梆梆的整片,像是铠甲,伸腿弯腰都觉得困难,头上戴的破皮帽,汗水和口中喷出的热气凝结成霜,整个帽子白糊糊的,像个雪球,眉毛、胡须银丝雪染。尽管人们把破羊皮、烂毡片围裹在脖子上、手上御寒,实难抵御高寒侵袭。冻了脸、手、脚的情况时常出现。一个强壮男劳力,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干,最多能打五十来捆,如若天公不作美,雪舞风嗥,打冻场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二三月才能完。当时有句歌谣:“男人最愁打莜麦,女人最愁坐热月(三伏天生小孩)”。六十年代中期,生产大队购买了十马力柴油机,带动半复式脱粒机脱粒,上百亩莜麦用机器脱粒,只用四五天,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时间。从此,人们摆脱了梿枷打莜麦的熬煎。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服务到农村,庄稼成熟之时,通个电话,一上午几十亩就能收割完成。 秋耕。解放以前,全部是老式木犁用牛马拉着翻地,既浅又翻不松土壤。一天能耕四亩,还得三点起,十点睡的加班干。到了六十年代,使用上了七寸步犁翻地,每天能耕六亩,不但地平无梗结,而且土壤特松软。到了七十年代,公社建起了农机站,东方红铁链轨拖拉机、五十五马力胶轮拖拉机,带着五铧犁,沿村适时秋耕,深度七寸以上,土壤非常松软。耕过的地里,人行走喧的直陷。现在人们都认识了机耕的好处,很少使用畜力耕。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