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时记事起,每当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手捧圆圆的月饼,其心情是难以形容的。五、六岁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的风暴当时刮得正浓,集体大食堂很艰难的快办不下去了。 那时,每年中秋节,生产队按照全村劳力的多少,分发月饼和水果。我家五口人,父亲因参加解放战争中的民兵担架队,落下严重疾病不能干重活,我和弟弟还小,只有母亲和姐姐两半个合为一个整劳力。一个劳力只能分到一个月饼,而苹果按人头分了五个。中秋夜,母亲用盘子将月饼和五个苹果放在院子中央的桌子上,不让动,说是在供月亮。我和九岁的弟弟围着桌子边上转圈圈,高兴的手舞足蹈,全然不管父亲的叹气声和母亲的泪花。当供完月亮,炕上摆放桌子,母亲将月饼用刀切成四份,每人一份,而她只吃点掉下的碎皮。我们小心翼翼地吃着月饼,那种幸福感比吃蜜还甜,因为,再想吃到月饼,还得等到下一个中秋节。所以,小时候常常梦想着美味的月饼,期盼着中秋节早一天到来。 长大了,赶上了改革开放,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中秋节前,家家户户到加工点加工月饼。少的三五十,多的一二百,家中月饼成箱放着,半年吃不完。现在外地高档月饼充盈市场,广式、苏式、京式等种类繁多,美不胜收。如今的月饼样式新颖,包装精美,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节日礼品。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相传,最初月饼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南宋吴自牧在其《梦梁录》中记载为饼形食品。到清朝袁牧在《隋园食单》中,详细记述了月饼的做法。也有传说是在唐朝初期,秋天一队吐蕃商人来到长安,吐蕃商人带来了许多礼品,进贡唐高祖李渊。在中秋夜晚,唐高祖请群臣一起赏月,分吃吐蕃人所献的圆饼,这可能也是最早的月饼了。还有传说,是在公元1333年,元顺帝荒淫残暴,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江苏泰城有个贩盐的张士诚,发动贫苦盐民起义反元。他们利用赠麦饼的机会,在饼中夹了纸条,约定盐民在中秋夜起义。起义军一举攻下高邮城,以后又攻下苏州城,张士诚定都苏州,称吴王。每年中秋节,家人吃月饼庆祝胜利,并在月饼下垫张白纸,象征当年传递消息。 另外,还有传说是元朝末年的,地处中原的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特别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出一计,把写有“八月十五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送到各地起义者手中。当夜起义成功,很快徐达率人攻下元大都。朱元璋高兴的连忙传下谕旨,将传递消息的“月饼”,作为节令食品赏赐群臣。后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传开了。 事实上,在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夏、秋、冬,而每季又分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初入秋天称孟秋,秋天中间称仲秋,而深秋,也就是末秋称季秋。农历八月十五正处仲秋的正中,故称中秋。这时南方新稞入仓,北方蔬菜丰收,广阔田野一派丰收在望的喜悦景色。按天文常识,在一年四季当中,八月十五正是地球与月球夹角成平线运行,而且这夜月球与地球距离最近。因此,中秋夜月亮最圆最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此夜,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在外地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也叫“八月节”,有人直称“团圆节”。 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到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而宋代中秋赏月这风更盛,皇帝宋徽宗在中秋之夜,举行隆重歌乐盛典,并亲自带领众臣登楼赏月。据《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赏月”。明清以后,中秋赏月风俗依旧。 人们对中秋之夜赋予美好的祝福和非常丰富的民间传说,并上升到神话典故,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神话广为流传。历代诗人和文人墨客都对中秋撰以抒情美文。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在中秋之夜写下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近代伟人毛泽东在纪念烈士杨开慧的诗中写到“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我县地处塞外草原,清以前多为少数民族的游牧区,特别以蒙古族为众。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与蒙古族的祖先有关,当地人称“八月十五杀鞑子”,而“鞑子”即是蒙古人的戏称,故蒙古族人从来不过中秋这一节日。清朝初期,清政府为扩大统治,实行垦边政策,关内各地人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出口外垦田耕种。至民国时期,由于大片草原被耕为良田,蒙古游牧民族只好放弃这块肥沃的土地,向北迁移。所以,我县各乡镇人口其祖籍遍及全国各地。俗话说:“十里乡俗不一般”,指的就是象我县这样的地区。虽说其它风俗不尽相同,但唯独中秋节这一风俗全县各乡镇没有多少差异。现时,多数人家还沿袭中秋之夜供奉月亮的习俗,有“西瓜月饼供龙天”之说。县内人民每逢中秋佳节,杀鸡宰羊备酒,制做加工月饼,购置西瓜、葡萄,买回大量各种水果和高档月饼,走亲访友,互送节日礼品,既增进友谊,又拉近感情。 中秋节,这一美好的节日,给人以喜悦和富足。是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县也和全国一样,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步伐,使全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提高。中秋节吃月饼已不再是富足的追求,早已成为家家户户节日的必备食品。儿时期盼过中秋吃月饼的梦想,已成为历史的记忆,谁都相信,沽源的明天会更美好,中秋夜的月亮会更圆。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