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史话沽源
沽源西部的乡俗文化(2)
时间:2017-11-09   作者:宋振清   来源:沽源网   点击:
穿衣
 
  清末民初,生活在九连城的人们,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穿衣主要以穿皮衣为主。冬季男人穿皮袄、皮裤、毡疙瘩,头戴狗皮或羊皮帽,腰系一根粗布腰带。女人穿的是用皮张换来的土布,自己用草木灰染制的土布棉衣,带襟棉袄,大裆棉裤,脚穿毛毡鞋。当时穿衣都以保暖不受冻为目的,根本谈不上追求美观。当时有句民谣:“有钱人讲究,没钱人将就”。夏季男人穿件夹腰子、夹袄、起掉毛的起青皮裤,腰系腰带,裤腿绑腿带,脚穿家做的实纳帮布鞋。甚至上身只穿一件布衫子,下身一条单土布裤子。很少有人穿过裤衩。能够按时换季更换衣服算是很不错的事。春夏时节,头上罩一块旧布团或毛巾。实纳帮鞋后根上还钉着几个铁钉子,鞋前包着皮包头。虽然耐磨损,但十分笨重。一年中能换件新衣服算是件稀罕事情。整件衣服上补丁摞补丁,真是“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每人都是“身上的衣裳,肚里的干粮”。没有一件能换洗的衣裳,遇到刮风下雨,湿衣服也得穿在身上。要替换就得光屁股。当时有首民谣说:“爷爷(指太阳)湿了(指刮风下雨)爷爷晒,晚上误不了爷爷盖(指自己把衣服当被子盖)”。极少数有条件的,穿件新衣,戴顶狐皮帽。解放以前,穿破衣褴衫者有之,身盖破棉被有之,无钱换季者不乏其人。只有极少数富有的人身着绫罗绸缎。穷苦人的衣服是破了补,补了破,直到无法再穿还舍不得丢去一块破布片,用来做补丁,铺衬。至于被褥只有结婚时才凑合着置上一条新棉被,这个新被子不敢露面,露了真相,不几天就会被土匪抢走。
  解放以后,人们的穿戴比解放前有了极大改善。普通人不再担心无衣挨冻,也不再为换季衣服而发愁。穿戴的款式和面料一年比一年讲究起来。但是,长时间以来,由于存在着城乡差别,穿戴总是和城市有别。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乡村男女的服饰有了质的变化,一跃追上了城市的潮流。
  解放以后,村民很少穿老羊皮白茬皮袄。即使冬季寒冷穿件皮袄,外面也都挂着布面。上点年纪的人都换上了新毡帽,年轻人都买上了新棉帽,上面缝制些兔皮或猫皮,既轻巧美观又保暖,鞋不再是穿破毛鞋,毡疙瘩,改穿自己缝制的双脸布底棉布鞋。
  六十年代,少数有条件的青年人开始穿上了绒衣、绒裤,政府还发放了大量绒衣、绒裤救济贫下中农、五保户。人们开始用羊毛纺毛线,织毛衣、毛裤,大部分村民都穿上了裤衩、背心。冬季如若到野外干活,人人都有件皮大衣或棉大衣。
  七十年代,青年人穿上了秋衣、秋裤,冬季服装除内穿棉袄、毛衣外,还加了罩衣、衬衣。大部分村民都穿上了黄胶鞋、翻毛皮鞋,冬季穿上了棉大头鞋。
  八十年代后期,穿毛衣、毛裤的人逐渐多了,有条件的家庭妇女还穿上了呢子上衣。
  九十年代,穿套装的人基本普及。每个人冬装夏装都存几套,不少人穿黑皮鞋、军用大头鞋。在服装的用料上,当地人是以皮毛衣为主,布料以手工纺织的土布为主。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基本上以机织的棉平纹布为主(村民称此布为洋布)。到了六十年代,以斜纹布、棉细布为主,灯芯绒、白府绸成了当时最时尚的面料。普通农民买来海昌蓝、士林蓝、白市布、黑市布、劳动布等布料用缝纫机缝制衣服,款式和颜色都大大的改变。到了七十年代,青年人以穿多种化学纤维布为荣,开始有人穿人造棉、凡尔定、尼龙、的确良做的衣服,经穿耐磨,有柔韧性强等优点。当时有首歌赞美衣服(经拉又经拽,经洗又经晒,经铺又经盖,经藏又经带)。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时兴皮装,“皮夹克”在农村青年人身上穿起来。当时有句话“有钱人穿皮子,没钱人也得要穿尼子”。根据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一般的都选用低档的布料做衣服,但款式全改旧貌,全是中山装、西装。解放前人们穿衣是做带大襟的袄,纽扣是布条拧成的“桃疙瘩”,是以保暖为目的。而现在是以“轻暖美”为追求。随着气候的逐年变暖,老羊皮袄都成了库存货,大部分人冬季穿棉军大衣,夹克棉制服,羽绒风衣。学生也有统一款式的学生服、校服。妇女们更追时髦,城里人穿的衣服,农村妇女照样穿在身上。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风俗一方情”。坝上地区一到三九隆冬,地冻天寒,滴水成冰,御寒便是人生的主要事情。过去,坝上一带,山阻南北,地隔东西,物资流通不畅,棉花、布匹价格昂贵,又不经穿。于是就地取材,用羊皮做袄,做裤子,省钱自不必说,又耐穿,而且其密实的皮毛,御寒效果棉衣比不了。“三单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皮”这句话是对皮袄保暖的肯定。百年前,坝上一带以养牧为主,盛产畜皮,所以当地人就习惯用羊皮做衣裳,有大皮袄、小皮袄、皮坎肩、毛皮裤、起青皮裤。就连袜子都是用羊毛挑织,还用羊毛拧绳挑毛衣、毛裤,用羊毛擀毛鞋、毛袜、毡疙瘩、羊、牛毛擀毡子,甚至连夏天遮风挡雨的雨毡都是用羊毛擀成。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