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群策群力,锐意攻坚 锥型磨这个生产项目一经确定, 一场确保生产质量的攻坚战随即开始。 先是磨头。磨头是锥型磨的主要工作部件,面粉磨的粗细、黑白、出粉率高低都与磨头有直接关系。而磨头生产又颇为费时费事。一是灰白铁硬模铸造,且要求白铁层不少于1.5毫米,白铁层太厚难加工,白铁层太薄又影响硬度。二是磨制,里外磨头要有五道磨制工序,磨制后吻合程度要达到85%以上,且内外牙齿宽不得大于2毫米,要想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有专用磨床才行,三是磨头生产最关键的模具制作。磨头是硬模浇铸,模是钢制件,加工模具要有专用设备才行。加工后还要手工修整。如果模具修制的不好,浇铸出来的磨头全是废品。为攻破此三关,一厂职工群策群力,终于都想出了较为妥善的解决办法: 浇铸配件多次试验,摸索出灰白铁配料比例;用旧机床改制专用磨床4台,作为磨制磨头专用设备,模具则通过多次去天津静海参观学习,委托加工或收购旧模也得以解决。经过二、三年的努力,磨头终于能正常生产,这就为磨粉机整机生产奠定了基础。 锥型磨主机生产也有难点,其中最关键的是机件加工。机件要加工五个端面,一个曲面,还要加工两个Φ70的轴承位。机体旋转半径在400毫米以上,一般中小型元车加工不了,大型元车或主旋一厂又没有。针对这个问题,厂领导又发动全厂职工大搞双革,攻克难关。最后以周殿英同志为首的几位机工师傅终于想出了办法,他们把一台旧八咫皮带车床靠近车头部位的导轨切除,加上弯板,使机体得以旋转,这样,整机部件中加工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得以解决,整机生产有了技术保障。 其实,锥型磨及其配件在试制和生产中技术难关远不止这几个,几乎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而且随着生产批量的加大,质量要求的提高,工艺问题,设备问题接踵而至。解决的方法,大多是依靠厂内职工搞技术革新或设备改造。据粗略统计,在试制和生产锥型磨的十多年中,自制或改制较大的设备14台,其中有加工机件专用车床“大头旋”一台,加工机件端面的“双面铣”一台,加工磨头的专用磨床11台,加工出粉口的专用设备一台,自制或改制的专用工卡量具60多件。在一厂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在解决试制和生产锥型磨及其配件的诸多工艺技术难题中,全厂职工干部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说那是一场攻坚战, 是毫不夸张的。就在这场攻坚战中,涌现了不少革新能手和攻关闯将。领头改制大头旋的周殿英,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双面铣的王祖哲,手工制造8107、8206压力轴承的李金堂,挂帅制作专用磨床的李廷维,设计并自制加工出粉口专用设备的蔡立新。修模“专家”崔连芳、于风水,还有主攻安装工卡具的冀发亮。都是这场攻坚战中的佼佼者。当然,在一厂试制和生产锥型磨及其配件的过程中,对工艺设计、技术革新, 设备改造出谋划策最多的, 还应首推高克文同志。高克文是山西文水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一厂,名义是钳工,因其对工艺技术肯学习,肯钻研,一直协助当时一厂的技术员赵书贵搞产品工艺。1969年底又和曹景忠、王庆歧等人一道搞制控地雷实验。1970年1月那次不幸的事故中,他是身在现场的唯一幸存者。虽然他也身受重防,后来伤势好转后,又回到厂里继续负责产品工艺和技术,那个年代不讲职称,如果当时评定技术业务职称的话,评个技术员或者助理工程师,他是当之无愧的。按图纸规定,一台锥型磨整机由60多种200多个配件组成,其中:铸造件29种35件,机加工件35种42件,白铁件13种28件。锻造件2种3件,木制件1种2件,外协配件轴承、螺丝弹簧等标准件23种100多件。工艺又是锻、铸、扒、磨、刨、铣、钳、木、白铁工诸工种协同作战,在一厂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下,能制造除标准件以外的全部配件,确是不易的。 还应该提及一句的是,在一厂试制和生产锥型磨及其配件的过程中,先后在一厂劳动锻炼的大中专学生也都积极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按照当时的政策,大中专毕业生来一厂劳动锻炼的络绎不绝。据回忆, 先后数批不下三十人。其中, 象李瑶、曹景仲、铁崇光、田桂荣、温龙等这些大专毕业生,象郭星魁、陈瑞丰、段启升、王国宪、赵书贵、李殿录、张进勇、李玉玲、刘山、张德宽、刘辰全、蔡立新、张福寿、顾彦国、白正京、何永庆、马维国、葛雅香等这些中专毕业生,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学的专业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厂劳动锻炼期间,不论厂内分配什么工作大多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和厂内职工干在一起,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在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贡献自己的所学所长。他们的一些献身精神和优秀品德,至今仍传为美谈。如,善于团结同志,青年人共称“大姐” 的李瑶。敢想敢干,一心奉公的曹景仲,踏实苦干,教于创新的蔡立新等。应该说,知识分子只要把自己的知识用在对人民有益的工作上,人民是会永铭不忘的。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