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革初期,干扰种种 一厂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依靠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渡过了最困难时期,随后又迎来了文革前的短暂发展阶段。1964 年、1965 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两年,也是经过调整后,国民经济有较大发展的两年。这两年中,一厂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规模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1965年底,一厂主要固定资产拥有量为:金属切削车床14台,其中;车床11台,刨床1台,铣床1台,锻层设备1台,即65kg气锤;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2.98 万元, 比1960 年的24 万元增长37.5%。主要产品产量:发电量6.9万度,比1960 年的1.4 万度增长3.9 倍,铁木农具7200件,虽未恢复到1960年的25800件的水平,但比1963年的5100件增长了41.2%,工业总产值完成7.9 万元, 也比1963 年的4.7 万元增长了68.1%。产品销售收入8.72万元,比1963年增长1.8倍,销售税金0.42万元,比1963年增长1.1倍,利润总额-0.33万元,比1963年减亏1.07万元。那一阶段,一厂职工除继续搞这些犁铧、犁耳、镇压器以及铁木农具外,支农修理方面, 主要是维修双轮双铧犁, 并曾一度试制双轮双铧犁。双轮双铧犁,在6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我县农村的主要农业机具。为了搞好修理,他们在厂修和下乡修同时进行,并积极制作部分零配件。由于注重修理质量和服务态度,一厂当时的支农修理活络绎不绝,连毗邻我县的丰宁县平安堡、太仆寺旗千斤沟等地的社员,也纷纷慕名而来,满意而去。这时的一厂,可以说是初步起死回生了。 可是到了1966年,情况又发生了突然变化。那一年,全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沽源县当然也被卷进了旋涡。文革的冲击波冲进了农机一厂,厂长赵廷谟被当作“走资派” 被批判,靠边站了,部分工人拉帮结派,搞所谓的“斗批改”,无休止的批判会代替了生产,不断的口号声淹没了机器隆隧声,生产秩序被打乱了,各种管理制度被批得体无完肤,荡然无存。厂和社会上一样,无政府主义泛滥成灾。就在这混乱情况下,一厂有一个硬汉子站了出来,当了一厂的顶梁柱。这个人就是原副厂长王庆歧。王庆歧是保定地区唐县人,1964年从部队转业后来一厂,担任副厂长,1965年去赤城搞了一年“四清” 回厂后不久, 厂长赵廷谟被批斗,靠边站了,王庆歧于危难之中毅然主持工作。王厂长为人和善,不善言谈,但能团结同志,肯苦干实干。由于他的苦力支撑,以及县领导和厂内职工的大力支持,一厂的工作才免于更大的损失。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好干部、好厂长于1970 年1 月份试制土地雷时,不幸发生事故,罹难而死。他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 其家属和子女受到政府应有的抚恤和照顾。同时罹难的还有曹景仲(上海人、大学生), 张文义(沽源人、锻工)。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