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快到了。公社“三干会”(三级干部会)结束后,沈书记就带领乡、队干部(原会战时的营、连干部)进行估产。沈书记看到今年红旗公社又是丰收在望,他感到特别欣慰。 今天,一行人来到“万亩丰产方”试验田,这里是大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都急于知道这里庄稼的长势。他们走到地边,就觉得不大对劲---苗不全。越是石头多的地方,几乎没苗,莜麦杆瘦弱,穗头小。最大的特点是庄稼高低不齐,相差悬殊,好像羊群中进来了骆驼。走遍整个地里,都是这种现象。 沈书记此时脸色大变。其余人见此情景,也都不敢吱声。在大伙面面相聚之时,有人发现“小猴许”面带得意之色。于是沈书记说道:“老许见多识广,你看这是怎么回事呀?” “小猴许”最善于察颜观色。在他确信“现在亮出底牌,不会惹来危险”之后,他狡诘地笑了笑,说了一番谁也没想到的话,解开了这块地庄稼长势不齐的迷。 “小猴许”指了一下长势较高的莜麦地,说:“这是我们连挖的。”原来,大会战到了中期的那些日子,工地上进度仍不太理想,沈书记再三强调要“放卫星”,“小猴许”见自己的徒弟尽干露脸的事,气愤不已,但又无计可施。当他发现检查组的铁探子,已经插不进冻土,他认为投机的时刻到来了。于是召开心腹小会,面授宣机:不要按规定的深度挖,只挖一尺多点,盖住前边就行了。这样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三倍多。无怪乎小猴许在以后的日子里,天天“放卫星”呢,这都是他偷工减料的结果。 没想到被“小猴许”捣了鬼的地里,反而长出了好庄稼。大家听后,如梦初醒,哄然大笑。都说“小猴许”的点子就是“猴”啊! 其实,像“小猴许”这样的人,当初只是想如何“放出卫星”来,根本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的。这纯属“歪打正着”。凡是会投机的,都是见好儿就上,把功劳据为己有,你看,这个“小猴许”不就是这样的吗? 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支离破碎的回忆,都是我在工地上当统计员时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虽然年代多了点,但事情基本保持了原貌(文中人物皆为其化名,但每个人物都有原名。)。 青年人对过去知道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在茶余饭后,休闲之时,不妨一读,我想,或多或少能帮助你了解上一两代人的生活情况和那时的社会状况。 基于此念,此文就当作是送给年轻人的一份礼物吧。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