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二号的寺庙 古镇大二号,曾是这样一幅常态的生活画卷:以民居为主的生活场所,以街巷老井为主的公共设施,以供奉各路神明为目的的寺观神庙的象征体系,这些场景一起构成了大二号乡土社会神人同居的世界。寺庙,作为古镇大二号常见的文化景观,除继承迁出地的文化传统外,其民间信仰也必然要与迁入地的地理、人文社会条件相结合,产生文化上的变迁。大二号的汉回三大寺庙满足了移民精神慰藉的需要,在推动迁入地大二号构建繁华古镇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移民陆续落居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聚居区。各路的移民为加强联系、共同奋斗,成立了各种社会组织,大二号的寺庙便集中承担了这些职能。为加强各祖籍地移民的固有联系,移民成立了同乡会,并直接将会馆设在寺庙中;为加强血缘上的联系,移民成立了宗亲会,设有公共宗祠,这些宗祠也往往与寺庙合而为一。随着移民的日益增多,镇子的社会分工也日益分化,业缘组织应运而生,同业人员也在寺庙中供奉共同崇拜的神明加以膜拜。总之,以神缘关系为纽带,以寺庙为中心,大二号的基层社会重新构建起来了。于是大二号的寺庙在满足各路移民怀念故土、崇拜神灵的精神需要之外,也具有了很多现实职能:(1)教化职能。寺庙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反映的宗教故事,客观上起着道德教化作用。如老爷庙彩绘壁画“火烧赤壁”、“华容道放曹操”、“桃园三结义”等三国故事,凸显了世人对关公忠诚与信义的景仰。(2)联谊职能。移民、商旅来到陌生的环境,迫切需要加强联系、彼此互助。寺庙为同籍、同宗、同业移民提供了交换信息、讨论公共事务、互助联谊之所,起着文化认同和群体组合的功能。(3)组织职能。寺庙除作为迎神、轮值的主要单位,还负责主持庙会、管理公产、筹集经费、协调社区内外事务等诸多事宜。康熙55年(1716年),河北商帮在多伦诺尔集资兴建了“直隶会馆”——三官庙。随着多伦商号在大二号设立分号,老爷庙的“三官社”便充当了直隶会馆的职能,不仅成为河北籍商人结社、议事、娱乐的场所,而且成立自己的第一个行会组织,来协调冀商之间的经营行为和商业纠纷。娘娘庙在日统期间,曾充当过警察署、乡公所。(4)公益职能。移民在异土的开拓垦殖生活是异常艰辛的,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劣,不少移民难免陷入困苦、疾病、死亡的悲境,这时,寺庙承担起了救苦恤贫、办理移民丧葬祭奠事务的职能。(5)仲裁职能。移民到达迁入地后,他们不仅面临着与原住民争夺生存空间的矛盾,而且不同祖籍地乃至同籍移民之间也面临着争夺生存利益的矛盾,这时,寺庙有时起着仲裁纠纷、协调社区内外的功用。(6)教育职能。受传统文化熏陶,中国人一般都有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古镇大二号的学校曾设在老爷庙的东西厢房,经费也一度由寺庙公款支补。上世纪30年代,大二号处于日本侵略统治之下,日本人为推行奴化教育,就曾在此办过一至四年级的西式教育学堂。 日久他乡作故乡,伴随着移民在大二号的本土化,三大寺庙与神灵信仰成为大二号各路移民文化的粘合剂,各路信仰逐渐本土化、共同化。大二号的民众通过兴建寺庙形成神灵和庙宇的神圣空间,在这神圣的空间人们祈望神灵的赐福、解厄。从诞生、婚配到死亡,人生旅途中的每一个驿站都有崇信的神灵;从春、夏到秋、冬,一年四季的每一个岁时节日、每一个神诞日都有祭神的活动,村民通过献祭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寺庙中的神灵身上。而寺庙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古镇大二号以及周边村社祈福攘灾,从而成为大二号的神圣象征,反映着古镇大二号村民的共同利益和需求。 建造、维修寺庙也被大二号各个村社视为要务之一,并成为激发村民传统文化意识的一个途径。三大寺庙百年来历经多次原址与迁址的维修与重建即是最好证明。不论是普通村民还是乡绅、商号,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同时也为个人的修为与祈福,都在修建庙宇上竭尽所能捐资出力。而基层官员也会给肯定并参与民间信仰,出资支持,并为修建寺庙之事撰写碑文。从古镇街东道光7年扩建九圣庙所记之碑文可见修庙更加使民众笃信神灵的佑助,加强了对神灵的信仰。 除了寺庙的建造、维修外,大二号村社还要逢年过节定期举行集体的祭神仪式。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时,农历正月十三晚上要拜庙,请三官。然后拜商家,拜村民串户家。扭完秧歌每天都在十二点以后再去拜庙,送三官。一般先拜西庙,后拜东庙。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只不过不如往昔隆重了。每年夏季也要拜庙唱青苗戏以酬神。为表诚心,有条件的村落还要耍社火助阵,使祭神活动更加热闹。村社基于共同的信仰、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定期聚会祀神,周期性的把村民聚集在一起,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激发了村社成员的集体亢奋感和敬神、娱神的狂热。通过活动中各村间的攀比竞赛也能显示本村的实力,从而激发了村民的自豪感。村社通过表达祈求神灵福佑的共同愿望而组织的活动,也加深了成员的共同信仰和以及他们的村社团体意识,从而使村社成为一个凝聚与互助的整体。 在神灵——寺庙——村社的互动中,生活在同一聚落的民众建立了共同的神灵信仰,他们集体为神灵塑像、献祭供奉,为寺庙捐资修筑。而村社这种超越了血缘的地缘关系结合体将村社成员紧密的黏合在一起,而文化方面的黏合剂恰恰就是共同的信仰,它也成为所有村民基于地缘联系的共同利益的象征与表达。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