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契丹社会正式成了以大贺氏族为首的部落联盟。联盟首领不但负责军事,而且还负责领导畜牧生产。唐朝为了稳住契丹,承认了他们的联盟首领。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松漠:泛指长城以北到大漠之间的广阔地域)。 对于“松漠”这一历史地域概念,始见于汉代,后辽、金、元、明更普遍见于史,对于它的确切所在,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如锡林郭勒草原,它是指这一大片地域而言的。这就是说“松漠”是某一范围的惯称。 “松漠”又名平地松林,它的范围大致为西至内蒙古蓝旗、多伦境内的多兰坝、核桃坝,经围场(赛罕坝) 到克旗北境,绵延五六百里。在清以前这里是茂木参天的原始森林, 以后各少数民族帝王常在这里狩猎。《金孜子随帝北征记》曾对这里作过描述:说是军行止“骆驼山” (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处)见古柏参天,地有鹿角等语,可现在连个树毛也没有。就是在清以前所称的平地松林,树也渐少了,这一迹向是何历史原因所致,待后文再述。 武则天统治时期(684--704) 由于唐朝营州都督赵文翙的错误措施,曾激起契丹人的激烈反抗。他们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唐战争。进犯幽州(北京)、瀛(河间)等地。所以此次他们把长城以北作为进攻中原的跳板和策源地。 到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中期以后,契丹社会的经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迭剌部活动地区因靠近农耕的中原地区,同汉人接触的机会多,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受汉人不少影响,因而社会经济发展比其他部落都快。在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任迭剌部夷离堇时,除有发达的畜牧业以外,还发展农耕,到了阿保机父亲撒剌时,随着农业的发展,契丹社会开始从游牧逐渐转向了定居,从近年来在沽源平定堡乡二道渠村东南、村北两处。以及高山堡乡单木淖附近发现的房屋奠基,很能说明这一历史现象。 到了唐末,契丹社会有了飞跃的发展,中原地区到处是藩镇割据,唐王朝的统治大为削弱,迭剌部贵族耶律氏乘机而起,建立了国家,成为祖国北方的一个强大的势力。 在阿保机任可汗的第九年(915),诸部以其长期当上可汗不让位,已违背了祖训三年一选制。于是共同反对他,要求阿保机接受罢免。阿保机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对诸部说: “吾自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立一部以治汉域,可乎?”诸部大人一商议,认为阿保机提的也不过分,就允许了他这一要求。于是阿保机率着家族众人和所俘的汉人从漠北向漠南,到他的祖先曾居住过的闪电河流域而来。为什么阿保机相中了这块地方呢?这是因为在他当可汉的九年里经常进伐中原,而且常在滦河(闪电河)驻跸逗留。所以对这里的景色、地貌非常满意,于是在沽源大宏城子一带建立了汉城,阿保机到了这里仿照北京邑屋的样式建造市肆、城镇,率汉人耕种土地、养畜。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迹象,就是阿保机在汉城炼铁、锻造武器和简单工具,现实地勘视,在大宏城遗址东侧有含铁量很高的矿石,还有炼过的铁渣。另单木淖在过去是有名盐局, “盐局” 名称起码在清末还是被世人熟知的。 这一现实证实了史料所云:“汉城有盐铁之利。另有《辽史简编》《辽史丛考》《资治通鉴》《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国通史》等七、八种史书证实了汉城的确切位置,这就说明闪电河流域这块地方在此时也同契丹社会一样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是从这时起,闪电河流域的土地有史料记载得到了开垦和利用。房舍、畜牧业从细石器开始到此时有了更为详尽的记载。细石器遗址是实物,那么汉城既有文字记载又有实物。 阿保机建立汉城之后,大力发展生产,汉人们安居乐业,不思归南。阿保机一看众人可被他利用,遂采纳了其妻述律的计策。派飞马使告知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 诸部大人一听,言之有理,于是相约带着牛、酒到盐池。阿保机当然心中欢喜,他热情接待来宾,并大摆宴席。诸部大人连日奔走,风餐露宿,看到阿保机这样盛情款待,都尽情饮酒,忘记了过去存在的仇隙。酒至半酣,阿保机掷盅为号,伏兵一涌而出把诸部大人统统绑住杀掉了。通过这样的斗争,阿保机重新夺取了统治权,然后利用权力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建立了国家,号“契丹”。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