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力图臻于完善 前面曾说过,甜菜制糖,采用亚硫酸法工艺,好处是省略了予灰、主灰及两次二氧化碳饱充,工艺路线缩短了一半,可以加快生产周期,但不足之处是,产品白砂糖漂白度不稳定,易还原,这就影响了产品质量,也影响了产品销售价格、企业经济效益乃至企业产品信誉。要彻底摆脱企业生产经营困境,扭转连年亏损的被动局面,必须走技术改造的路子,除此别无他途。糖厂领导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着手进行技改,逐步完善工艺、改进工艺。 首先经申请批准,糖厂购买了一台15 吨地磅,既保证了投料的准确性,又减轻了劳动强度,省时、省事、省力。 为了延长生产期,多贮备些原料,并把原料保管好,1975年,又投资6万元,建立了一排库房,一排办公室共20间,约320m2,并将原来的办公室改成库房,这就增加了原料和产品的储存量。 1978年—1979年度榨期完工后,经地区轻工业局批准,又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工艺技术改造,即从亚硫酸法到碳酸法。为此,1979年又建白灰窑一座,制做漂白罐一个。这时,厂内的全部固定原值增加到52.2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为44.1万元,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的84.5%,可是,当时糖厂生产经营的主导思想也是“先治坡,后治窝”。 经过这几次大大小小的技术改造之后,糖厂的生产工艺完善一大步,生产能力由原来的日加工30吨,予期可提高到50吨,产品质量也可达到国家二级白砂糖标准。糖厂本拟从此大显身手,为沽源县大干一番事业,怎奈机遇不佳,此时正赶上全国第二次经济整顿,就在糖厂建成白灰窑和漂白罐之后不久,新的工艺正待投入生产之际, 糖厂却被宣布停产下马了。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