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汇编
昙花一现的沽源糖厂(6)
时间:2018-04-08   作者:韩仲华   来源:沽源网   点击:

  投入生产--八年艰难拼搏
  糖厂是1972年冬正式试产的。1971 年秋,曾收购甜菜300 多吨,因当时生产条件不具备,又怕贮藏期过长会带来更大损失,因而只得割爱,将这300 多吨原料转让给张北糖厂。1972 年正式试产后,第二年正式生产。当时糖厂的生产组织是:
  设制糖车间一个,下边再按主要工序设班组。该车间三班生产,连续作业,最忙季节占用工人150—162人左右;设废密制酒车间,三班制,每班4人,主要是利用废密酿酒;动力车间,包括锅炉供气和发电供电,三班制,每班4人。厂级管理人员12—13人。生产旺季主要是在冬春。每年秋末冬初收原料,冬春制糖,夏季为淡季。生产旺季人手不够时,多招用亦工亦农临时工,生产淡季则只保留正式工和长期临时工。
  糖厂试生产后,当年产糖16吨,销售收入3.15万元,吨糖成本5000元,利润总额-6.93万元,平均吨糖亏损4330元。
  正式生产后, 当年产糖78 吨, 销售收入7.98 万元, 吨糖成本1518元,当年季损6.7万元,平均吨糖亏损859元。
  生产经营较好的是1976年和1978年。1976年产糖195吨,销售收入20.7万元,吨糖成本1718元,当年亏损7.9万元,平均吨糖亏损405元。
1978年产糖95吨,销售收入7.1万元,吨糖成本1221元,当年亏损5.1万元,平均吨糖亏损537元。
  生产经营最差的是1979年,即1978年冬至1979年春榨期,当年产糖不足85吨(是年产糖量,县统计资料未列、此数系根据1978年秋收购原料790吨推算),亏损7.5万元,平均吨糖亏损882元。
  造成企业亏损的原因很多,主客观方面都有,其中主要原因有:
  1. 生产规模太小,生产期太短,致使入不敷出。制糖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料一年一收,时间又都集中在秋季。由于仓储条件差,原料收少了,生产不了几天,就已告罄;原料收多了,因生产能力小,又吃不了,必然导致原料腐烂变质,造成人为损失。糖厂生产一般为三、四个月,其余时间只好零星安排,而正常支出,则照支不误,自然形成入不敷出。
  2. 受原料影响,我县农作物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甜菜也不例外。风调雨顺时,收获量大,一遇天灾,产量锐减。统计资料表明,我县甜菜亩产量,最好年份1968 年的1009 市斤,1966 年和1967 年分别是941 和991市斤,最差一年是1962 年,亩产仅174 市斤。1978 年,虽然县里仍然下达了指令性的甜菜种植指标,但由于欠收及部分公社不主动交售等原因,当年糖厂只收甜菜790吨,生产期勉强应付了22天。原料供应没保证,这也是企业亏损的一大原因。
  3. 原料收购期相对集中,生产期相对集中,必然导致产品产出期相对集中,资金占用也就相对集中,这就必然导致延缓资金周转期,增大流动资金占用额和贷款利息。1978 年该厂流动资金额平均占用14 万元,而当年销售收入仅为7.1万元,流动资金周转期为二年。既使生产经营较好的1976年,流动资金周转期也为14 个月。既使当时贷款利息不太高,但是所支付的利息也够可观的了。
  4. 亚硫酸法工艺尚不成熟,致使出糖率和糖的质量都低而不稳,这既影响了原料利用率,也影响了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 其结果必然加大成本,增加亏损。
  5. 当时企业生产为封闭型生产。工业企业只管生产,不管经营。糖厂产品由县糖酒公司包销,企业没有销售权。虽然当时市场上食糖紧俏,但糖厂交售给商业的出厂价格,总是每市斤0.67元,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糖在市场上的销售利润,统归商业所得,工厂只得望“洋”兴叹。
  当然,还有一些主观上管理不善的原因。
  面对工厂的生产困境,特别是连年亏损的严峻局面,糖厂领导者真是如坐针毡,进退维谷。记得1974年,县里组织工业系统在东围子大礼堂开誓师动员大会,让各厂发言表态如何搞好本企业生产, 争取做出优异贡献。当时任糖厂革委会主任的杜维富同志,在代表糖厂的发言中有这样几句话“脚踩甜菜手捧糖,心里想着处理量,纲不举,目不张,生产经营实彷徨”。这四句话寓意很深。头两句是说糖厂领导的业务职责,第三句是为适应当时政治气候的自谦之句,后来一句则道出了糖厂领导的忧虑心情和难言的苦衷,面对糖厂生产经营的艰难现实,不仅杜维富同志是如此,就是其后继任的几位厂长也是如此。糖厂的八年生产经营历史,就是糖厂历任领导带领全厂职工八年艰难拼搏的历史,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