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史话沽源
民间习俗(2)
时间:2017-11-09   作者:岩松   来源:沽源网   点击: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有二大年之说。
  这天,家家户户吃元宵,乡村元宵供不应求的,就包饺子代替,但饺子捏时不能有棱角,要捏成像元宵似的圆形状。晚上,在主要街道,十字路口点火,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到野外,山顶、平原开阔地带,点燃一堆堆篝火。年轻人,小伙伴们戴着各种自作的面具,用铁丝将旧棉花、旧布团捆成一个个碗口大小的圆球,挑在竹竿顶上,蘸上废旧的柴油、汽油、机油点燃后乘着夜色在空中舞动奔跑,吸引着一群人跟着奔跑、狂欢,此俗谓“舞龙球”。各家各户悬挂各种灯笼(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乡镇、县城有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猜谜语、放电影、花灯展示、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围观者甚多。离城镇比较近的乡村人,坐车、骑摩托车前往,欢度元宵节。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闺女媳妇下绣楼”之说。相传头年雨水停后,龙王下岗休息啦。此时睡醒,起身升天准备下雨。地上的一些节肢动物如:蚰蜒、蚂蚁等冬眠后开始苏醒活动。多数人家要放鞭炮,动油锅吃炸糕油饼。意为油烟扩散出的味道可以呛蚰蜒,使其难以生存不再危害人。这天,男女老幼都要剃头理发,称“剃龙头”,意取吉利、长寿。“闺女媳妇下绣楼”之说,意为连老龙王都开始行动了,女人们不能再闲呆着不动,要参与备耕、晾晒籽种,选种。男人们要积极备春耕、修农具、耙磨地、送粪。

  清明节
  农历三月间有一日为清明节,这一天为扫墓祭祖日。清明前一天为上新坟(指人死后不到三年的坟),清明日上老坟(指人死后已三年以上的坟)。上坟前蒸好供品馍馍,备上烟、酒、各种小食品、备好钱垛(纸制的阴币)。太阳刚露出头,便前往墓地祭祖。到坟前时,先将柴禾,钱垛点燃,表示为死者送钱。再在墓前下跪磕四个头,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尊敬。然后,将部分供品、烟酒抛向坟的四周、空中,传说是“分给那些前来围观的、看热闹的、无依无靠的鬼神”。祭祖,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传统,儿女们不管路途遥远,工作繁忙都要赶回去上坟。上坟只能是上午,忌讳下午上坟,意为迟到是对死者的不尊,不尽心。清明节这天还要填坟(新坟不填,闰月年不填。坟堆因风吹雨淋泥土逐渐减少,填坟就像是给亡者修缮房屋)。填坟时不能从东南方向取土(忌讳此方春季为天坑)。取土离坟堆越远越好,填到适宜为止。
  清明节,也是怀念革命先烈的日子,这天,机关干部、学校的学生都要到烈士陵园扫墓,怀念英雄,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有诗曰:“大江南北墓碑前,清明祭奠人纷然。挽联飞作白蝴蝶,泪血凝成民族严”。
  清明节前几天,民间七岁以下小孩有戴“清明砣砣”之俗。用小块五颜六色的布剪成铜钱大小的圆形,缝制时,最上面一个蓝色,为蓝天,最下面一个为红色,表示大地红。中间每一岁一个圆砣,用约2厘米长的秸秆支开,用彩色线串起来,串成一串,串尾还有花红柳绿的丝条,形如一条舞动的小龙。男女分别缝在肩膀上(男左女右)。清明节过后烧掉或扔掉。意在告诉人们“此小龙已是几岁的玩童,正在节节向上,长大成人”。

  四月十八
  一九六六年以前有“奶奶庙赶庙会”之俗,沽源西北部,康保南部,张北北部,内蒙宝昌西部,白旗、兰旗南部等地汉蒙人都到“大石脑包”赶庙会、看戏。此时为当地的第一大盛会。民间有“四月十八奶奶庙还愿日”之称。现在已演变成当地的物资交流会,演戏,或内蒙的“那达慕”大会,文革后期此庙被拆毁,现此俗已废止。

  五月五日
  每年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也称“端阳节”。相传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日。此节人们有戴艾叶,吃粽子,贴五毒符之俗,“戴艾”即“爱戴”的谐音。
  端午节的黎明,人们便来到田野、山洼采艾蒿。返回家后,每人耳边、发髻戴上几根,意为对故人的思念爱戴。剩余的艾蒿,放到阴凉处晾干,把艾蒿编成艾绳,盛夏夜晚,点燃艾绳,其烟既清香又能驱散蚊蝇。
  这日,乡间有贴“五毒符”之俗,用五色纸折叠成从大到小的五层正方形,贴在屋门外门框上方正中,传说是降五毒之侵。
  端午吃粽子,塞外人还要自做凉糕凉粉。“粽”为“终”的谐音,悲惨的过去到此终了,不再发生。
  “蛤蟆躲端午”确是实情。平常小河边水淖里,一到夜晚,蛙声阵阵,端午节前四天后三天,再难觅蛤蟆踪影,全部钻入泥土中,再也听不到一声蛙鸣。偶尔逮到蛤蟆,把墨块塞到蛤蟆嘴中,挂入阴凉处晾干,称“蛤蟆墨”,如有腮腺炎病人,将蛤蟆墨在墨台上磨成液状,涂在患处,治疗腮腺炎有奇功。
  乡间有“五月十三,水道不干”之说,意是说当地雨季即将来临。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日, 为“谢雨节”。此时各种农作物急需用雨。而塞外十年九旱,人们求雨心切,便在这天宰羊供奉龙王。乞求雨神多降雨,降福民间五谷丰登。随着时代的变迁,此俗内容已变化。这天,多数家庭吃顿好饭,当地有“六月六,新豆角炒羊肉,看到麦穗见半收”之说。

  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名“中原节”,民间俗称“鬼节日”。基本和清明节相同,也是上坟祭祖之时。民间有“七月十五哭哭喳喳,八月十五吃吃喝喝”之说。七月十五这天晚上,人们将一日三餐的剩饭剩菜少许,放入一个碗中,在睡觉前,往碗中加点凉水,再放入些小菜、咸汤,端出院门外,朝坟的方向倒下,烧几张阴币,将碗倒扣在院墙头上不准带回家。女儿、媳妇、孙女们坐在大门外嚎啕大哭一阵,怀念已故亲人。
  这天,还有捏面人之俗,就是用白面捏成各种模样的面人蒸熟,赠与亲友亲朋。也有长辈赠于晚辈玩耍的。当地有“七月十五送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之传说。

  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塞外第二大节,民间极其重视。中秋节前后的九连城区域,正是一年中秋收最繁忙的时节,但人们没有因为生产繁忙而消弱节日气氛。白天秋收,晚上自己加工月饼,挤时间购买各种水果。杀猪、宰羊、包饺子、烙馅饼、炸黄糕,节日有滋有味,生活有序有乐。
  中秋节夜晚,全家人欢聚一堂,品尝着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美餐,畅叙着和谐盛世给人们带来的国泰民安的丰收硕果。
  当明月初升之时,人们把月饼、水果端上一大盘放到院中,供奉月亮。甚至把当年产的最大的山药、最好的莜小麦也要供上,感恩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食粮。
  吃团圆饼,全家人每人一份。如若家人因有事暂未归,也要将其那一份暂时珍藏,等何时返回再享用。他们还要把自己亲手做的月饼赠送长辈、亲朋、邻居街坊。乡情乡韵,真情源远流长。
  在外地工作或生活的九连城区域人,一到中秋之时,不论工作多么繁忙,不管路途多么遥远,总要携妻带子,返回故乡,同父老乡亲同享节日的欢乐。

  九月初九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当地人登高者不多。

  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祭扫先墓日,习俗同清明节、七月十五相同。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