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二号
绪论
时间:2017-11-05   作者:贾富海   来源:沽源网   点击:

  “二豪镇”、“大二号”,是这里的汉、回、蒙、满等几个民族用勤劳、智慧凿刻出的名字;是旅蒙商人,手工艺人、拓荒农人,用诚信、精明、执着铸就出来的名字;是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名字。她饱经历史沧桑,几经风雨艰难,以从容自信,坚定豪迈的姿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走过二百多年的历史行程。
  在这二百多年的历史行程中,晋商、直隶商、京商以及来自山东等地的“褥套商”、“两吊商”的旅蒙商人,走经棚入草地,走张库过沙漠,把艰辛和诚信留在了这里,把商贸文化、买卖行为也留在了这里。这里曾走过浩浩荡荡的驼队,回响过远去的阵阵驼铃;这里曾有旅蒙商人搭建过的毡帐和窝棚,燃起过不灭的篝火;这里仍然残留着“汗板车”碾压过的岁月辙痕。
  大二号的起步和发展,是和“多伦会盟”后,边商贸易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多伦的发展带动了大二号的兴起,大二号的发展又促进了多伦的繁荣。他们一起跋涉在幽怨艰辛成败得失的岁月里,行走穿梭在古老沧桑的张库大道上,把中华大地的古老文明用驼队传播到了外蒙古及更远的俄罗斯地区,也把蒙古民族的豪放、淳朴,披星赶月的精神及其俄罗斯的悠久文化带回了中国。大二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像似一条飘逸的丝带,把中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在张库漫长的历史古道上,边商贸易一直是连接与境外交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条重要通道。继明代的“茶马互市”之后,代之而来的是清初的“边口贸易”,由边口贸易又派生了“行商贸易”的昌盛。张库大道上开始流传起“山西人骆驼轿,山东人大褥套,直隶人钱两吊”的歌谣。说的是行商买卖人的资本和扮装。山西人经济实力雄厚,出门做生意多用骆驼驮着像轿子一样的“箱子”。山东人出门做生意多骑马,在马背上驮着像“大褥套”一样的货袋。而当时的直隶人,则在身上打个褡裢口袋,叫做“捎马子”。自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会盟之后,这些不同装备的商人,开始出现在大二号这片草原上。
  从此刻起,这片多情的草原开始欢歌,月亮也高高地挂在了天上,草原上也开始有了许久的相思和无眠的幽怨。
  历史的脚步迈进了17世纪中叶,多伦的商贸经济几乎染红了北方草原的多半个天。一向以精明、智慧、轻快、节俭著称的回族同胞带着“三把刀”-----瓦刀、肉刀、切糕刀,进入大二号,在这里娶妻生子,落地生根。设店铺、建作坊、屠宰牛羊加工产品,制作糕点,做买做卖,和“雁行式”的旅蒙商人相互补充、帮衬,让一面光彩夺目的商贸文化旗帜,插到了这片沃土上。飘扬在祖国的北方草原,招展在大二号的蓝天碧野。
  清代中期,缕禁不止的土地私垦逐渐漫及到了大二号这片草原。约在乾隆初年,先有任姓先民率先,又有冀姓、高姓、沈姓、卢姓等先民紧跟其后在大二号置田购地,把农耕文明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了这里。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用勤劳、执着和汗水把农耕文化诠释的地老天荒,把一座商贸、农耕融为一体的集镇,稳稳地建造在这里。这是继康熙后期,在北方草原东部建造的“兴化镇”(多伦)之后,又一座较大的商贸集镇——“二豪镇”(大二号),是关内通往蒙古草原商道上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和清政府设置的货物检查站。
  岁月更替,商农交融,促使实践活动的广泛和生活的丰富。因而引得九省十八县等多民族的民众云集于此,能工巧匠,手工艺人,谋生路客,不一而足。大二号民族成分多元复杂,既有汉族、回族、蒙族、满族,也有苗族、藏族、朝鲜族。其中苗族、藏族、朝鲜族多为女性,多是随夫婚嫁到这里的,在户籍管理上很少显示她们的存在。就民间调查了解的情况,这些民族曾经在大二号存在过,在沽源县民族成分结构上曾经有“大二号有多少个民族,沽源县就有多少个民族”的说法。大二号人口迁入多来自山东、山西、直隶(今河北)、热河(今承德)、内蒙、关东(东北)等地。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