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物资匮乏,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供应不足。于是一些比如锅碗瓢盆之类生活用品破碎之后,百姓往往不是扔掉,而是选择修补再用,于是一个行当就出现了,那就是锔锅锔碗匠。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会对这类匠人留有印象。他们挑着担子,走街窜巷,拉长了声音吆喝:“锔锅——锔碗——锔大缸的来”。悠长的吆喝声,在寂寥的街巷中久久回荡,一会儿便会召来几个妇女,拿着开裂的盘碗等陶瓷或铁制器皿来找匠人修补。做饭用的铁锅、盛水腌菜用的瓦缸、陶罐,盛菜吃饭喝水用的盘、碗、杯子,甚至酒樽、玻璃灯罩,没有匠人们不能修补的。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歇后语最初就是从锔碗行当传出的。锔碗匠的“行头”很简单:手工钻子、各类钻头、形态各异的铜箍铁钉、铁链小锤、镊子、夹钳、锉刀等。补碗时,拿块儿布垫在膝盖上,把要修补的器皿夹在膝盖间,先在裂缝两边用金刚钻头钻成几个小眼,一边钻一边往钻头上浇水来降低受热温度。因为一般锔碗匠都是江西人,所以在农村有句歇后语“江西人锔碗自顾自(嗞咕嗞)”,因为锔碗的时候钻头打眼,会发出“嗞咕嗞咕”的声音 。钻好眼后,先在小孔上填上黏胶,再钉上粗铜丝或铁丝敲扁了做成的骑缝小搭连——锔子,再抹上些白灰腻子,就补好了,待白灰腻子干了以后就可以接着使用了。保证不会再漏水。 解放初期,大二号就来了这样的两个锔锅锔碗匠,大老靳和二老靳兄弟俩。大老靳叫靳章德,二老靳叫靳苗春。虽也是锔锅补碗匠,但他们并不是江西人,而是来自河北邯郸。约在民国初年,十二三岁的靳苗春就随着哥哥靳章德出来闯荡了,他们凭着学来的手艺,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南到过云南、贵州边地,北到过锡蒙、多伦等北部草原。 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们因投奔亲戚来到大二号,来后的第二年就入了初级社,随后进入高级社,他们放下手艺,加入了社会主义农田基本建设。先后在25号烧窑,做过瓦盆。闲暇之时,他们也会操起老本行,挑着担子出去揽点活,挣点钱来贴补家用。但在那个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年月,做这种事只能偷偷摸摸悄悄干,否则就会给戴上各种可怕的帽子,甚至可能成为阶级敌人,成为人们批斗的对象。大二号周围方圆百八十里地方都曾有过靳家兄弟的足迹,他们走街窜巷的身影,悠长的吆喝声长时间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然而,像其他手工业者一样, 锔锅锔碗匠也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在物资极其丰富的今天,生活器皿及其丰富,再也没有修补的必要了。可是,人类历史会记住他们:在人类发展到某个阶段,他们应运而生;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又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完成了历史使命,从容地退出历史舞台。有人曾用诗形象地刻画下锔锅锔碗匠走街窜巷的身影:钢钻钉碗唤门前,小巧铜襻密相连;修补完成无漏泄,藉资糊口巷中穿。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