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二号
大二号的手工艺及手工艺人(2)
时间:2017-11-03   作者:李富荣   来源:沽源网   点击:

  二、大二号的白皮匠
  白皮匠,俗称毛毛匠。主要是从事羊皮加工的行业,因为羊皮是白色的,所以称其为白皮匠。但白皮匠有时也加工狗皮、狐狸皮、貂皮和兔皮等皮张。加工出来的羊皮主要用于缝制皮袄、皮帽、皮手套、皮袜子、皮褥子等防寒用品。每到冬闲时节,就是白皮匠生意最火的时候。坝上冬天寒冷,那时最好的御寒衣服莫过于皮袄了。如果能在大年前穿一件新缝的皮袄,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历时二百多年的古镇大二号肯定有过不少白皮匠的,可因缺乏资料,难以述诸文字。 
  解放后的1962年,原张家口第一制皮厂职工曹培明被下放到大二号,成为大二号的白皮匠。那时已经是人民公社时期了,手工艺人都被划归生产队,曹培明被分到第13生产队。上世纪70年代又归入大队副业队,为本村及三里五村的人们加工羊皮,缝制皮袄。那时候,羊皮是很珍贵的。生产队一年就杀那么几只羊,家家都想得到羊皮。大二号有个规矩,刚剥下的羊皮先紧着羊倌要,羊倌不要,想要羊皮的人家就抓阄,谁家抓到了,羊皮就归谁。得到羊皮的人家不必付钱给集体,但要记在帐上,年终结算时一并算帐。   
  作为白皮匠,曹培明的工作就是把剥下来的生皮子加工制成熟(音shú,形容词)皮子,再加工制成皮袄。羊皮剥下来以后,如果丢一边儿不管,风吹日晒逐渐晾干,干透的羊皮硬梆梆,一敲,当当响,这是生皮子。生皮子又硬又脆,基本不能用;要用,得进行加工,加工成柔软的熟皮子。把生皮子加工成熟皮子的过程叫“熟(shǔ,动词)皮子”。熟皮子有生加工和熟制羊皮两种方法。生加工比较简单:先把羊皮放到水里浸泡;待泡软之后,把羊皮吊在门框上,用皮楼子刮去羊皮上残留的肉质层。这样,即使再晒干,羊皮也不会变硬,基本上就可以使用了。过去人们穿的白茬皮袄就是用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羊皮做的。如果要对羊皮进行更精细的加工,那就需要熟制羊皮了。
  熟制羊皮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匠人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加工出高质量羊皮。加工步骤如下:
  闷皮子,先把干燥的羊皮毛朝下光板朝上铺在地上,用水喷洒,使其湿润变软,如果皮板还有凸起不平的地方,再往凸起的地方喷水,待羊皮平整之后将羊皮毛朝外对折两次,用石头或砖压四至五个小时后打开,打开后如果仍有干燥的地方,要再喷水,再对折两次,用砖石压住,直到将羊皮闷软。
  除废肉,用月牙铲将闷软后的羊皮上残留的肉铲去,再用清水洗净、滤干,准备下缸。
  下缸浸泡发酵,用大铁锅加满水,按一张羊皮三两小米的量,放入小米,熬制稀米汤。熬开两三次之后,再按一张羊皮三两盐的标准把盐加入稀米汤里;然后把稀米汤从锅里舀入缸中,晾温,晾到不烫手为好;再按一张羊皮一斤大黄米面或小黄米面的标准,把黄米面放在稀米汤里搅拌,搅匀晾凉后,羊皮就可以下缸发酵了。
  晾晒,发酵两三天后,用手抠羊皮浅窝(腋窝)毛稀短处,如果毛能被手抠掉,表明羊皮已经发好了。这时要把羊皮带汤捞出,毛朝下晾晒皮板,但注意不要暴晒。然后,将羊皮翻过来晒毛面。
  闷皮子,待羊皮的里外面都晒干后,用木棍敲掉羊皮上的黄米面,然后往皮板上喷水,继续闷皮板,闷皮板的方法与开始闷羊皮的方法相同,直到将皮板闷软为止。
  搂羊皮,再次将羊皮闷软后,用绳子把羊腿处的皮子拴住挂在横杆上,用特制的皮搂子一处不落地搂羊皮。搂完后将羊皮折叠闷上阴干,每天搂一遍,用手摸手感是否柔软,一张羊皮一般搂四到五遍就能熟制好,不柔软再折叠阴干再搂,直到柔软为止。熟制好的羊皮手感象棉絮一样柔软。
  再晾晒,羊皮熟制好后再晾两天,就可以缝制皮袄、皮帽子、皮手套、皮被、皮褥子等生活用品了。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