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二号的制衣匠 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个体独自量体、裁剪、缝纫、熨烫、试样,各项工序,由一人或几人完成。对以这些缝制衣服为职业的人称为制衣匠,俗称“裁缝”。裁缝营业所开的铺子叫裁缝铺。“裁缝铺”、“裁缝”曾经是人们最熟悉、最贴近生活的名词,如今已经变得遥远和陌生了。在人们的记忆里,大二号曾经先后有过三个裁缝。 1、王裁缝 民国时期,大二号曾有一个王裁缝。此人名叫王永茂,延庆人。住在东门外,边种地边给人做衣服,贴补家用。那时候衣服样式简单,主要是用小粗布做成大襟袄、汗衫等。 2、赵璞裁缝铺 1954年,大二号来了夫妇二人:原国民党少校赵璞和四川女教师袁文先。 赵璞原系赤城县三道川人,曾就读于黄埔军校特别训练班,服役于国民党胡宗南部队,担任过加强连连长、辎重营副营长等职。此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负过伤,南下过杭州,后长期驻守陕西等地。解放战争打响后,于1949年12月,随所在的胡宗南部一师一团投降。后被编入西南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分到西南铁路局成渝段川北筑路指挥部民工二大队任大队副,负责工程。1952年成渝铁路完成后转业回家,结束长达20年的军旅生涯。此人曾经与蒋纬国在一起军事实训一年,关系很不错。 回家后,因生活难以维持,就向区长贷了130元钱买了一台缝纫机,当了裁缝。次年,袁文先从四川来到赤城,他们在白草区登记结婚,袁文先曾经到当地小学教过书,可是因为语言障碍又被辞退。那时,因百姓困难,没人作裁缝活,赵璞就投奔亲戚来到大二号。在杨桂兰老人及乡亲们的帮助下,总算在大二号村安家了,户口落在25号村。夫妇二人就暂时靠给人做衣服、补补丁维持生活。1972年,夫妇俩到户口所在地25号居住,参加农业劳动,边劳动边做裁缝活,他们的裁缝铺在大集体时归大队副业队,为大二号及三里五村的人们做学生服、军干服、棉大衣、皮帽等。直到妻子去世,赵璞裁缝铺才宣告结束。 赵璞心灵手巧,会的比较多。大集体时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赵璞因为会做水泥活,被分到大队副业队的水利专业队,参与修水库。 赵璞夫妇没有子女。妻子去世后,几经辗转,最后进了敬老院,上世纪 90年代初服药自杀,死于敬老院。 3、李玉花裁缝 赵璞裁缝铺后继有人,徒弟李玉花继赵璞之后也开过裁缝铺。大集体时也属于大队副业队,给人做衣服同样挣工分。主要用白洋布、劳动布做衬衣、布衫等衣服,也做制服和军干服。李玉花裁缝铺当年承担着为整个大二号村,甚至三里五村的人们做衣服的重任,裁缝活计很多。李玉花本人和两个徒弟白树梅、任秀兰总有忙不完的活。一进入腊月更是到了最繁忙的时候。尽管那时百姓的生活比较困难,可是日子再怎么艰难,父母自己不做,也得想方设法弄些钱来,给殷切盼望穿新衣过年的孩子们做一件新衣服。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裁缝铺里半成品的衣服、布料总是很多。这些衣服都必须在春节前赶制出来的。师傅管裁,徒弟管做。放下尺子,拿起剪刀;刚做好花布衫,又开始缝制蓝布裤。裁缝铺里,缝纫机整天“噔噔噔”地响个不停。 李玉花的裁缝铺一直到大集体解散、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时候才结束。那时的李玉花已是古稀之年,再也没有精力继续从事繁忙的裁缝工作了,裁缝铺就此彻底歇业。从此,大二号就再也没有了裁缝铺。李玉花是大二号高寿老人之一,一直活到90多岁才去世。 如今,随着制衣、家纺行业的高度机械化,商店里不同布料、不同款式的衣服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花钱不多就可以买到花色样式俱佳的流行服装,人们似乎再也用不着扯着布料到裁缝家去做衣服了。裁缝铺也越来越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制衣匠,这个古老的职业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