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大二号 >

绪论(7)

时间: 2017-11-05 19:04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贾富海 点击:

  二豪镇的名称由来与兴化镇有关。为什么叫二豪镇,我们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是和 “兴化镇”联系在一起的。兴化镇(多伦)在前,二豪镇在后。二,就是第二,没有别的解释,兴化镇建成后,又有了一个商贸集镇也就用了“二”字,也反映出二豪镇是多伦商贸市场的一部分,至于为什么用“豪”,应该有如下几种因素:一是和地貌的标识物有关,在二豪镇的北面有金代修的长城,叫金界壕,二是和骆驼有关,二豪镇的骆驼多,过去人们常把骆驼叫嚎驼,所以就取了豪字的谐音,写字的人就用了这个“豪”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为了表达二豪镇里的商人,有豪气,不服多伦的商人,就专用这个豪气的豪字,并且在以后建的倒坐老爷庙也说明了这一点。不论是哪种说法合乎情理,最接近原来命名人的初衷,我们不能确定,但就其书写人显然是为了彰显该镇的辉煌而用了这个“豪”字,这是肯定的。
  二豪镇的逐渐扩大的规模和影响必然引来更多的人来这里谋生和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雍正末年,随着社会生活化的多重需要,轻快、节俭、智慧的回族同胞进入二豪镇。一向以“三把刀”著称的回族同胞进入二豪镇,用瓦刀建筑房屋,建造作坊;用切肉刀屠宰牛羊,加工畜产品;用切糕刀制作点心。二豪镇就成了畜产品加工,点心制作的商贸中心。由回民阿訇过刀的牛羊肉味美鲜嫩,易顿好熟。这除了宗教信仰观念的原因外,最重要的是阿訇屠宰牲畜技术精湛,入刀拔刀速度与时间掌握的恰到好处,牲畜的血液流的快也净。有回民加工的畜产品,再由商人运到内地深受欢迎,特别是由回民制作的糕点倍受蒙牧民的青睐。每天都有商人成批量地运到蒙地销售,二豪镇的糕点和提浆月饼做工精细考究,品种多达70多种,储存一年后也不会变质,是当时二豪镇的特色产品。在蒙地和关内知名度极高,这些产品远销蒙古地的库伦、锡盟、恰克图、俄罗斯等地,关内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回民的进入让二豪镇的商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豪镇到乾隆年间,初具规模。商铺林立,门庭若市。手工艺人也蜂拥而至。修理、铸造、加工、制作应有尽有。手工艺人推动了二豪镇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贸经济的提升,二豪镇到乾隆时期已经成为北方草原最大的集镇之一。
  “地字头二号”简称“二号地”,是大二号的又一个名字,是在二豪镇的一次大的社会变革中产生的。
  乾隆四年(1739年)直隶总督孙家淦巡视坝外,看到坝外草原辽阔,有可耕农田数万顷之多,就上奏朝廷在坝外驻扎满兵,招民开垦农田。但鉴于蒙旗之地自康熙以来历朝严禁,特别是私垦,乾隆未敢轻动,仍然坚持禁封政策,但已经是有禁无止了。又遇到山西、直隶、山东大面积受灾,饥民迫于生计,蒙古旗地的牧场王公台站贪图压荒银(开垦前要交压荒银)和税银,私自招垦牧地。二豪镇的地域属于多伦王府。首次放垦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面积不大,二豪镇的商人手里也有了钱,就积极购买土地,任家、冀家、高家、沈家是二豪镇的首户,他们几大家开垦的土地最多。土地的放垦为二豪镇注入了农耕文化元素,二豪镇开始了商农兼容的历史行程,集镇贸易的街井结构里开始有了农家院落,一个商农相溶的村镇开始形成。
  大面积放垦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在大二号村的九神庙前有一残碑,上面有:“地字头二号有神庙历有余年,其地自乾隆四十二年系口王爷恩赏,招来四方人民后,乡人因连年丰稔,欲酬神而创立也。迨其后人民臻集,商贾成伙,至嘉庆年间,已非创始之厅焕……”的字样,这碑文准确的记述大二号的放垦时间以及其发展和壮大来自于各地之移民。
  土地放垦,就需要对土地的计量,序号有个规定,以便于对土地开垦的管理和税银的征收。就分别以“天、地、人”字头为序,排列编号。由任家等几户商家在二豪镇开垦的土地,被编为“地字头二号”,二豪镇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二号地”,后来人们在叫法上就把地字省略去了,就叫二号。土地的编号有两个方面的说法,一是序列号码,二是数量的统计。过去多以弓为亩,以亩为顷,以顷为号,以号为排,在划定的编号内就知道已开垦的地亩数量和应该缴纳的岁银。二豪镇的土地放垦,使二豪镇的社会经济结构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商户兼营土地,农家也入股做生意。二豪镇的多数商户都做糕点,他们把农业收入的粮食加工制作成糕点,运到蒙古地换回奶食品和畜产品,再把这些商品卖到关内,赚取利润。这也是二豪镇区别于其他地方商贸经济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二豪镇的土地放垦后,商贸经营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多以物换物,赊秋结算,最讲信誉和诚信,这也是二豪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到光绪,历经近140年的发展历程,二豪镇商农并举,相互促进和补充,商贸为农产品提供了销售市场,农业也为商贸注入了发展的活力,二豪镇已经成为坝上地区最大的农商贸易市场和物资集散地,东到丰宁,热河,北过多伦、经棚、锡盟、库伦,西走张家口,南过独石口到北京,都是二豪镇商贸交通的主要路线。在这一时期商贸经济仍然在二豪镇的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官方和商贸领域一直叫二豪镇,只是在农业领域的交往把二豪镇叫“二号地”,因村子大,经济繁荣,在民间也传叫着“大二号”。在这140年的发展历程中,二豪镇的商户多兼营着土地,他们既是土地主也是销售商。到清光绪至民国十五年前,二豪镇发展的到鼎盛期。有威望有实力的大商户就达40多家,经营的商品种类主要是:皮革制品、粮油、茶叶、烟叶、食盐、糕点、畜产品、农副产品、生活日用品。最大的商号是“德茂昌”,德茂昌创始人,法镜臣(名凤山,字镜臣,因兄妹排行第九,人称九东家、九爷、或法老九)在内蒙和关内设有13处分号,有多家小商户和农家与其入股,运输驼队骆驼多达上万峰,牛车上千辆,马匹3千多匹,经营土地数千亩。
  民国十五年后,大二号遭军阀混战践踏和兵灾匪患的抢劫,商贸经济一撅不振,商号多数关闭,外籍商人离去,本地商人远走他乡。已不再是往日繁华的集镇,二豪镇的名字也随之淡化被人们逐渐的遗忘,与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号地、二号、大二号”成了最常用的名字。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平北地委抽调干部,深入察东地区组织和发动群众保家卫国,从此在大二号这片土地上又燃起了抗日救国,拒匪剿匪,保卫家乡的烽烟烈火,回汉民族团结一致,演绎了一曲悲壮的凯歌。大二号,是我党开始组建地下组织时启用的名字。建国后从多伦划归沽源, 仍以“大二号”命名区乡建制,“大二号”作为正式固定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