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汇编
旧中国时期沽源人民生活状况简述(4)
时间:2018-04-08   作者:宋应昌   来源:沽源网   点击:

  不能温饱的劳苦大众
  这类人生活最苦,在县内人数最多。他们常年没明没夜累死累活的劳动,但“赵公元帅”与他们无缘。等待他们是剥削、诈骗、贫穷。尽管如此,他们当中情况也不尽相同,也有自耕农、佃农、雇农之分。自耕农、自有百八十亩小地(100 亩1 顷),养着一两头耕牛,住上几间简陋土屋,自己劳动,一半地耕种,一半地泡荒压青,年年种压青地。沽源人种地不施肥,主要靠压青保养地力,一年压青也可获全部地收成,丰收之年可为温饱,满足其低水平的生活需要。如遇欠收就得靠亲访友靠借贷渡过荒年。佃农,大部分拉家带口是贫苦人中的最多数。以种地主分收地为主要生活来源。每年靠三七或二八分成的收入解决全家人的吃饭穿衣问题,丰收之年还能勉为其难凑合渡日,如遇荒年不出高利向地主告贷,就得吃野菜草根度命。他们多数住在佃种地附近向阳的山坡下,自己搭盖一两间小土屋,长不过一丈,高未逾八尺,窗户很小,光线暗淡,有的户窗户上无纸,炕上无席,用一块炕板子盖住。没有院墙,房后有个放柴草的囫囵,这些户都是向阳而居互不联结,东一户西一家很不规则,一个自然村多至几十户少则六、七家。县内狐狼很多,经常进村入户伤害畜禽,到晚羊羔猪崽就得安放在人住的屋地下,毛贼无赖也不乏,入冬闲时耕牛也得在外屋里饲养。人畜一屋粪味难闻,甚不卫生。莜面山药是劳苦大众的主食,常年见不到蔬菜,夏季只能吃些自种的大葱。至于肉食更不是常食之物,比较好的户入冬后宰杀一口自饲的猪或羊,自食或几户分食,贫苦之家就常年与肉食隔绝了。鸡蛋莜面是各户待客的佳品。衣着以老粗布为主,因草肥羊多,御寒耐用多数成年人有一两件皮衣。因此有口外三件宝: 山药、莜面、大皮袄之说。烧的春夏秋三季是牛马粪,冬季是莜麦秸,莜麦秸具有一次燃烧不尽的特性,用它煮饭以后再把烧过一次之物掏在火盆里,挤压后又重新散热发光, 可以烧水煮菜, 是民间冬季唯一的取暖物质。但异味呛人。县境内村落少,距离远,交通不便,简易的单套木制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妇女也会赶车。雇农,他们单身汉多,给地主扛长活为生,吃住在地主的大伙房或地房子里,也得受剥削。本来不多的工资七折八扣结算时就所剩不多了,场光地尽秋收毕后,碰上开明些的地主,还能白吃住,干活无工资避避冬。要是吝啬鬼只好到处流落,不投亲靠友就得搭伴碰房度过严冬。人们常说出口外三不回,发了财不想回,不好不次不忍心回,混不好没脸回。遇到疾病灾害无人照管往往老死在口外。
  县境内没有学校,这三种人得不到求学机会,绝大部分没有文化。子女的出路不是跟着家人下田种地,就给地主当小长工、小羊倌、小猪倌牧放猪羊。他们秉性质朴、憨厚,为人老实很容易上当受骗。由于流通领域的商业不发达,于是坝下的肩挑商畈乘虚而入,用一些针头线脑零碎日用品,不等价的交换他们的鸡蛋、鬃毛、小皮张等禽畜产品,吃亏很大。手工作坊也寥若晨星,日用家俱生产资料修修补补也得靠坝下来的手工艺人,如木匠、麻绳匠等修理且索酬很高。出售多余的粮食油料还需长途远销,近则赤城县的独石口90华里,远则张家口240华里。长途跋涉不说,有时还会遇上骗局。张家口的粮食市场设在西沙街,市场周围车马大店一家挨着一家,专留宿坝上农民,出西沙河第一道街是边路街(现在的明德南街)一些光棍无赖三五搭拌在这里设置骗局,把棉花、故衣、或日用品用布包成大包露出一面,编造各种谎言一人充卖主,几人充顾客拉黑牛,见老实的农民走来就大造便宜议论,互争抢购引诱上钩。粗看很便宜买后就上当。用他们的话说叫捉弄口外地老大。赴张家口沿途的旅店夜间都搞赌博,黑话叫“吃糕”,一些不能自持的农民参与后,车牛都输掉了。那时缺医少药,农民患病只得靠流窜的野郎中治疗,他们故意扩大病情,吓唬患者,要求包治,一索就是几石莜麦(10斗为一石)敲农民竹杠。农民的一举一动只要花钱就得动用莜麦,一年的劳动果实,东折腾西折腾就挥霍尽了。沽源历来有种植鸦片的习惯,日寇统治时期更甚。不少人有嗜好上了瘾,财主富户点上烟灯,四平八稳躺着抽,穷鬼烧热铁棍凑合着烫,哪个村里也有几个吸烟鬼。对沽源的贫穷落后起着潜在作用。最使农民痛恨的是土匪,坝上天高皇帝远, 鞭长莫及土匪很猖獗。股匪如毛出没无常,所到之处索钱抢物要吃要喝马喂草料,人还得挨打受气遭了大劫。俗话说的,“男人溜马挨打,女人做饭八叉(受污辱)”是土匪危害农民的最好写照。由于农民的性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也助长了有钱就花有吃的就吃,今朝有酒今朝醉不作长远打算情绪的滋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的变化,这种苦难生活有一些改善,但微乎其微。直到1945年第一次解放才得到彻底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分得了土地、牲畜,有了自己的生产资料。首先土匪绝迹了,可以安全生产生活。农村组织了供销合作社,经营生活生产资料还代购粮食油料,农民不仅免受长途远销跋涉之苦,也避免了不合理的中间剥削。农村小学的普遍建立适令儿童就近即能上学读书。诊疗所医联社的出观, 患者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就可以治疗。生活改善了,精神面貌也焕发了青春。全县出现了盖新房修院墙买家俱购物热,自行车收音机成为农家必备之物。呈现出一派人强马壮的新兴气象,破罐子破摔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乡乡有公路通汽车交通四通八达,大部分农村通了电点上电灯,黑白的彩色的电视机已成为人们抢购的热门货,文化生活也大为改善。男青年西服革履,女青年烫发穿高跟鞋已屡见不鲜。沽源已有了自己的大学生、研究生、有志青年成名成家的愿望已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了。总之,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全县人民中展现着。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