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德(1893年-1966年) 清代蒙古王公土地放垦之后,大二号在塞外商埠多伦的拉动下,逐渐发展成为农商兼容的集镇,包括中草药业在内的商贸业应有尽有。中药业的经营者,从京、津等地购进药材,在大二号开设药铺进行营销,成为大二号商业的主要项目之一。 民国十五年(1926年)之后,军阀混战,兵燹匪患,使大二号中药业和其他商业一样,遭到致命地打击,“商家民户损失甚巨”,“使大二号商业一蹶不振,外籍商人大多离去,店铺关门歇业,仅剩几家也因怕抢劫不敢营业”。“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多伦沦陷,日伪政权沿用民国区划,大二号设警察署,二豪镇商业稍有恢复”,大二号中药业也随之渐次复出。 从乡间游医或家里看病开方起步,逐渐走出来,发展到在街面上开设药铺和有中医先生坐堂行诊,以及外购内销等经营形式,在大二号从事中药业的药房和设诊的家庭,至解放初有13家,有中医10余名。其中: 有坐堂中医的药房有:华美药房、孟××药铺2家; 药材批发兼零售的药房有:德和李药庄1家; 药材收购兼零售的药房有:周天明药铺1家; 只卖药不看病的有:李举(俗称李聋子)药铺、周天喜(俗称狗二)药铺和崔××药铺3家; 在自家看病开方不卖药的有:黄金山、老王先生、二王先生、吕先生、刘忠孚和赵富宽等6家。 大二号街面上开设7家药房,其中华美药房和德和李药庄等5家,临街的门前都挂一对我国传统性的药房标志——“膏药”幌子。每串幌子是由上下相连的几块画有膏药图形的薄木板(也有铜制的),与下方缀有用石片或木头雕成的“双鱼”组成。膏药代表各种名贵药材,鱼符的鱼有谐音“愈”之意,鱼不分昼夜总睁着眼,意味着药店不分昼夜为患者服务。除此之外,有名气、有规模的药铺迎面醒目的地方,都挂有药房名称的“匾额”,如:华美药房、德和李药庄。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