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加工(宋振清作图)
沽水西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民生活俭朴,乡俗质朴醇厚,礼仪遵古而又有地方特色,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憧憬。清末民初时期,沽源西北部的九连城一带,民间统称哈拉罕(坝上一个没有蛇的地方)。历史上,此地方时而为汉政权的北境,时而又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汉族政权不能牢固地占领此地,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的地方。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历史不仅仅是政权的更换、交替、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的改变,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居民的生活变迁上,生活状况是反映历史的真实写照。坝上解放前的民间生活状况,找不到详实的文字记载,实难考证。只凭爷爷辈人、父亲辈人的口授言传记录整理,现将其中值得追忆的史实和轶闻写出来,以飨读者。
行路
坝上草原,历史上民间称“黄毛野草地”“说不清的鬼地方”。谈到路,前辈人讲,根本没有确定的路。所谓路,只是牛、羊、马群放牧时横七竖八踩踏出的痕迹。只有极简易的人行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所以,当地有句民谣“坝上的路十八绕,绕来绕去回原道”。九连城区域在清末明初时期是蒙民的放牧场,冬营盘。夏天一到,水草旺盛,蒙族牧民便架起勒勒车,骑着马,赶着牛羊马群,到北边迁徙放牧,寻找新的牧场地,这里只留下了一片寂静的残痕牧场遗址。汉民的迁入引来了木制的四网单套畜力车,草原上才碾压出车的辙印,才有了道的模样。久而久之,行走的人多了,形成了初步的路。九连城中心区域,在二十世纪初,有一条通往外蒙的商埠古道,是当年“骆驼商队”出外蒙的途经之地。大圪达村边有一口古井,是当年商队为沿途饮骆驼而开凿挖掘的。但商队也是几个月走一趟,茫茫大草原,蒿草丛生,踩踏不出什么路。说到路,自然联想起交通工具,那时候,当地人外出以步行、骑马、骑毛驴为主。妇女们想出行,骑个老实点的牲口,由丈夫或家人牵着护送。富有人家出去办事,可用骡马驾四网车,上面用旧苇蓆或旧布搭个小圆顶,前面留下个小门,挂个帘,算是最时尚的交通工具。当年,办喜事娶媳妇,媳妇坐花轿,实际上就坐的是那蓆篷车。步行出行,是常事,偶尔搭顺路车坐一段路程算是幸事。但当时要出远门,必须结伙结伴同行,亲人才放心,行路才安全。因哈拉罕地广人稀,经常有土匪、二棒手出没行劫,还有草原狼偷袭。解放初期,初级社集体购买了大花车,这样的二套畜力车,人们坐上去美滋滋的。六十年代,公社干部下乡骑着一辆自行车,村民见了围观欣赏、惊讶、羡慕。六十年代后期,生产队购进双胶轮三套畜力皮车,算是当时主要的标志性的运输工具。七十年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家都购买了自行车,富裕点的农家买好几辆,中青年出门基本以骑自行车为主,路上步行的人很少见。无钱购买者,向亲朋好友借着骑。九十年代以后,摩托车逐渐在农家出现,不几年,摩托车逐渐多起来,一些经常外出的个体户、瓦工、木工,办小企业者,生活富裕者都骑上了摩托车。大大减少了路途的劳累和旅途时间。现在,70%以上农户都有了摩托车,富裕人家有了家庭小汽车。从七十年代起,坝上实行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道路由窄变宽,由弯变直,由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修成能双向通汽车的宽敞大道,整个路面达到硬化,标准化。乡与乡之间修筑了砂石、水泥公路。现在,九连城区域南北纵向有宝昌通张家口的207国道,东西横向有九邓线县级柏油公路。各村有了通往县城、张家口的往返定点班车接送旅客。2009年,国家投巨资在哈拉罕地区修筑张赛高速公路。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