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北长城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候国,为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 燕国北长城修建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史记•匈奴列传》说:“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柯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也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店、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群以拒胡。”从这段文字看,这条长城就是燕国的北长城,修筑于秦开归燕之后。 史册里有这样一段故事,燕国位于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西端,幅员广阔,南与齐国、赵国相接,北与东胡等游牧民族毗邻。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起初燕国受到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的威胁,就把一位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暂时平安。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后来秦开回燕后,发军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了一千多里以外,但胡人善长骑术,一千里对胡人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二天的路程。赶走了他们,他们还会再来。为了确保国家安全也不知是什么“能人”想出了惊天动地的办法,如前文所说的在边境线上筑一道城墙,后来就叫成了长城。燕国为了防御邻国的进攻,共筑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南长城,一道是北长城。南长城防御秦、齐、赵邻国,北长城防御东胡和匈奴。 北长城被史学界称为“燕北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备胡人再度骚扰和侵犯。“造阳”、和“上谷”是同一区域。“造阳”是区域方位,“上谷”是郡名,郡是区划名称,燕国时的边塞五郡主要是军事性的设置,造阳就是沽源这一区域。《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就是自现今的沽源至现今辽宁的辽阳。这道长城大约筑于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西起沽源与崇礼交界的刀楞山,入沽源县境,经莲花滩乡的八塔沟、近边沟,东北行到大东沟、一座窑子,入小厂镇。沿小厂与小河子乡边界线北行,过保安沟、马场沟、棠梨沟、碾盘沟、九龙泉,过喇嘛洞东行到段木梁。从段木梁南行经五道沟入丰源店乡。经埌头、小西沟、盘道沟东行经二道沟,由此向南经塔子沟、黄花沟、庙子沟、黄花梁、大西沟、大柳条沟、灯盏碗沟,过大二火盆经驼骆嵯坝,北行经平头梁东厂沟沿平头梁、干水河东部山脊经干水河前坝入长梁乡境,到前韭菜沟(黑河源)入内蒙多伦后经围场进入了辽宁辽阳。这条长城途经沽源约80多公里,这道长城均为土石筑成。燕长城在筑造技术和地形选择上有其自身的特点,石筑长城,均用自然大石垒砌,中间以乱石碎块或沙砾等充塞,因此坚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利用了这段长城,将其与张北境内的赵长城连接在一起,改造为秦长城,成为“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所以这道长城也称燕秦长城。到汉代这条长城被废弃没有被利用。 由于历史久远,这条长城已成为一条土埂,原长城修筑的烽火台都成了一个个很大的土堆。当地人们都称其为“堆儿”。据县文保所提供的资料说:在丰源店乡南厂东侧的山上有一段较为完整的石砌长城,高1.7米,底宽1.5米,长城顶部的石头上,长满了多年形成的青苔,也就是石花。说明这道长城还没有遭到破坏。这是燕北长城的一段。 蜿蜒曲折的80多公里的燕北长城,虽经数千年的风霜雷雨仍然清析可辩,象似一条巨蟒匍匐在沿坝的山峦上,见证着沽源历史的沧桑巨变。几乎等同相距的烽火台,如同一位位沉稳庄严、饱经风霜的仙翁稳稳地坐在每座山的最高峰上,诉说着沽源悠久历史的过去和辉煌。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