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史话沽源
沽源草原的游牧文化(4)
时间:2017-11-10   作者:贾富海   来源:沽源网   点击:


出土于闪电河的战国青铜环
 
  第二个进入沽源草原的东胡人——乌桓人、鲜卑人
  乌桓人和鲜卑人是同一个祖先,在战国时期匈奴被称为胡人,另一支游牧民族因居住在匈奴东面被称为东胡,东胡就是乌桓与鲜卑的祖先。后来东胡被匈奴击败后分两路退走,退居乌桓山(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一带,辽代称黑山,今罕山)的一支称乌桓(含义是黑龙,黑龙江原名就是乌桓水);退居鲜卑山(大兴安岭中北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一带)的一支称鲜卑(含义是祥瑞、吉兆)。后来,乌桓与鲜卑分解成两个互不统属的民族,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
  乌桓亦称“乌丸”、“古丸”,主要生活在老哈河流域(今赤峰一带),无文字,刻木为信。乌桓人去世,常请萨满牵一狗引路,据说他们的先人是坐着犬拉雪撬来到蒙古大草原的。乌桓人主要从事畜牧业,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酪,以皮毛为衣。
  乌桓人是被汉将霍去病迁移到沽源草原的。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将霍去病大破匈奴,迫使匈奴单于延迁到遥远的漠北。为了防止乌桓继续向匈奴人提供人力、物力,霍去病将乌桓迁移到汉朝边防五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并在那里设置了护乌桓校尉。沽源草原属上谷郡,乌桓人就开始在这里生活。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为了不激怒汉匈双方,乌桓人左右摇摆,时附时离,巧妙地维持着与汉匈关系的平衡,在沽源草原及辽西、辽东地区无争无为地生活着。
  正当乌桓人在沽源草原上悠然自得生活了近300多年之后,他原来的同族兄弟鲜卑人也来到了沽源这片草原。鲜卑人一来,原驻在沽源草原的乌桓人,一部分被鲜卑人收降融合,一部分北徙故里,回到老哈河流域,被后来的契丹人灭掉,在以后的历史岁月里,乌桓人就消失了。
  鲜卑人进入沽源草原的时间大约在2世纪末,当值东汉末年。鲜卑和老兄乌桓一样,都是伴随着匈奴的衰落而兴起的。乌桓迁移到汉边区郡后,分布在大小鲜卑山的鲜卑人南下到达乌桓故地西拉木伦河流域和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一带。东汉永元年间(89——105),北匈奴被东汉赶往西部后,鲜卑又大规模成扇形南迁西进,开始了鲜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融合。未逃走的十万匈奴人以拥抱未来的方式渗透进了鲜卑的滚滚大漠中。



出土于长梁的战国青铜马饰
 
  鲜卑人进入沽源草原后,养精蓄税,厉兵秣马,不断入侵关内。继匈奴之后,鲜卑人是沽源草原的新主人。鲜卑人是由众多民族部落组成的极为强大的游牧民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国家星罗棋布——慕容氏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建立了西秦,秃发氏建立了南凉,拓跋氏先后建立了代国、北魏,宇文氏建立了北周。
  鲜卑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后,把战获的大批敕勒人(高车、丁零、狄历、突厥都是突厥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译名,都是同一族群),迁牧在沽源草原及其以北的阴山以南地区,并在沽源草原上设军事重镇——御夷镇:一是防止柔然南侵;二是看护敕勒人,以防逃往漠北。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北魏政权的覆灭,长达360多年间,沽源草原一直是鲜卑人、敕勒人杂居的游牧区。自从鲜卑人成为这个草原上的新主人后,草原传唱起那首流韵千年的鲜卑民歌:“敕勒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