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史话沽源
张家口坝上地区百年开发的回顾与反思(4)
时间:2017-11-10   作者:白云亭   来源:沽源网   点击:

代价沉重——新中国三十年开荒未止
 

  坝上地区,经过清末民初两次大开发,到解放时的1949年,以农耕为主的新格局已经形成。虽然以游牧为主以转到以农耕为主,但是笔者认为,在新的经济格局下人与自然还基本上协调相适,生态基本上还是平衡的,尽管这种平衡很脆弱。
  坝上4县总面积13816平方公里,约合2080万亩。1949年,坝上4县耕地面积560万亩,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6%。人口48万,人均耕地12亩。由于受耕畜、籽种、劳力、地力的限制,每年相当数量的耕地压青轮作。各类天然草场约1000万亩,占总面积的50%,人均草场20余亩,是宜农宜牧的好地方。据记载,从1946年到1956年这10年是坝上畜牧业发展的兴盛时期。解放后到1958年“大跃进”前这一时期,农民生活水平也提高较快,尽管生活水平不高,但温饱有余。可是垦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快速地发展着。从解放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30多年的垦殖,其规模和速度超过了清至民国300多年的总和。这种大规模的过度垦殖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教训深刻,需后人认真汲取。
  第一时期:建国初的恢复和建设时期
  一是移民垦地。解放后,坝上接收天津、北京、张家口移民。特别是1954年国家修建官厅水库,向张北、沽源、尚义安置库区移民。尚义县接收了4个村361户1553人的移民安置任务,在县境北部新建二工地、三工地、四工地3个村庄。当年秋天,围绕新建村庄垦荒14347亩,人均9亩。张北县为接受移民,同样建了二工地、三工地及新村,并垦地近万亩。
  二是建国营农牧场垦荒。解放初期,为发展适宜坝上生产的畜牧良种,加快改良步伐,先后在张北、沽源境内建立2个省管大型牧场,即察北牧场和沽源牧场。1952年,察北牧场建场之初,在双爱堂40天开荒2万亩,受到农业部表扬。以后在“文革”前和“学大寨”中又陆续开荒4万多亩。同年,“经原察哈尔省农业厅测绘,在大梁底(沽源境内)有186.7平方公里的草原可以开垦利用,建立牧场,发展牛、马羊等畜牧业,”并于1955年建沽源牧场。该场现有耕地19.3万亩,约有10万亩以上是建场初和20世纪60年代开荒和陆续扩荒形成的。情况类似的还有累计发展到3万多亩耕地的苏鲁滩新生牧场,及规模较小的黄城子军马场(今康保牧场)。
  三是军队建生产基地农场。20世纪60年代以来,坝上陆续建立不少部队农场,沽源、康保一度达8场之多。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建场初衷,是将之作为粮油、牛羊肉的副食品基地,这些场无一不是开荒或扩荒而成,少则千亩,多则逾万。如坝上最大的八段农场(康保境内),部队接收时耕地1万多亩,经过每年的不断开荒,耕地面积达6万多亩。相邻的三顷卜农场也由建场初的2000多亩发展到10800亩。2003年,中央军委明令撤消农场后,又改为训练基地,其中的耕地一部分退耕还林、还草,一部分由部队直接转包给了当地农民。
  第二时期:三年困难时期
  1960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不足。为了渡过灾荒,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纷纷扩大生产,开荒种粮。1960年,华北高原综合考察队肩负着为垦殖提供依据的任务来到张北大县,考察指导垦荒。县成立农垦局,组成垦荒大队,抽调全区100台拖拉机,在原4县开荒。据当事人回忆,这次开荒近40万亩。大队生产队则是有组织地扩耕开荒,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在政策的默许下,开垦“小片荒”,种粮种菜以渡荒年。究竟开了多少?数字在当时讳莫如深,现在也难以回忆统计。《尚义县志》记载,“开垦零星小片荒32500亩”。但同时承认,“仅占集体开垦的一小部分”[7]。但1962年全县耕地面积已达131万亩,比1949年增加了近50%。而《沽源县志》记载,1959年至1961年两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17万亩。1961年全县耕地面积已达189万亩,比1949年增加了40%[8]。虽然耕地面积增长数不都是三年困难时期增长的,但是从中可以感到,当时垦荒所占比例并不在少数。与此同时,三年间,《张北县志》记载增加4.1万亩[9],《康保县志》记载增加了7万亩[10],同时承认“并开垦了不少‘帮忙田’”,群众称“帮忙田”为“黑地”,在册统计数不包括“黑地”。
  第三时期:20世纪70年代“学大寨”时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对基层党委、政府形成了沉重的政治压力。在典型的带动下,集中人力、机械,大面积开荒,建设所谓的“千亩方、万亩方、园田、大寨田”,推行“草上山、粮下川、开滩平地建园田”。既是推广经验,也是政治任务。在“极左”思潮影响下,坝上4县守望的最后一批面积较大的草滩遭劫,同时毁掉了部分林地。根据沽源、康保两县调查,七十年代中期,沽源有组织地垦滩8块,计:闪电河五条地片、白土窑四道营片、高山堡大西洼片、小河子五克河庙片、红石磖双井子片、白土窑高家营片、丰元店平头梁片、长梁地局子片,这些草滩开垦后大多称“千亩方”、“万亩方”,实际上大多名不符实。草滩垦为农田后实际效果很差,大多碱化、沙化,有的第二年、第三年就退耕了,但是已经疮痍满目,数年之内不长粮不长草,难复旧貌了。
  同期,康保也先后在马莲卜、大青沟、白围子、二先生、柴家营、郭珍营等地连片开滩,建千亩方、万亩方、园田,在当时政策的引导下,张北、尚义情形一样,只有开垦的数量多少不同。
除以上几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垦殖活动外,还有多年来斩不断、理还乱的“帮忙田”。前文提到,“帮忙田”就是不在册的黑地。这种私垦的黑地历来就有,年年有、社社有、队队有,已不是什么秘密。黑地越多,对提高在册土地亩产的帮助越大,不仅帮地忙,也帮人忙。有的干部因此披红戴花成为劳模,于官于民都皆大欢喜,这是斩不断的原因。但是要真正弄清楚有多少黑地,却并非易事。张北县直到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按户分地,才兜清了全县耕地实底289万亩。而这个数字在解放后历年的耕地面积统计数字中是找不到的。黑地现象,局部看来规模小、面积也不大,但是千百个生产大队、小队都垦荒不止,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几十年下来,数字惊人,终成大害。
  到20世纪80年代初,坝上土地在你争我夺、你垦我扩的过程中,耕地面积大大扩张,在册面积已由解放初的560万亩增加到755万亩,加上牧场、部队占地及黑地,总计在1000万亩之巨。草场已由1000多万亩,大折一半,降到520万亩。而人口翻了一翻,已由48万口翻番至102万口,在册人均耕地7.4亩(不含册外地及牧场部队),人均草场5亩。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多年疯狂掠夺大自然的行为开始受到惩罚:广种薄收、地力下降、土薄质粗、蓄壤抗逆能力纤弱、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沙化、碱化;载蓄过量,草场退化,地上水、地下水明显减少,人畜饮水困难村逐年增多,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沙尘暴天数增多……农业系统总体功能衰竭,面临粮草短缺,经济贫困,生态恶化的困境。在大自然的严重惩罚面前,交付了昂贵学费的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开始觉醒,终于明白了自然规律可以利用但不可违背的道理,现实地认识到不能再走“越穷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垦”的恶性循环之路开始转入科学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差不多用了近百年的时间。
  从20世纪80年代前期,原张家口地委、行署就逐步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思路,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培养了一批典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农民退出土地后没有出路,同时退耕的配套大政策跟不上,因此进展不快。198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视察坝上后提出:要在坝上建设生态农业工程,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解决农民群众温饱问题。随之,国家六部委组成调查组,到坝上实地考察论证,并于1990年将坝上生态农业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省、市、县投入巨资,到2000年底,共造林138万亩,建设草场91万亩,建设水浇地53万亩、高标准旱作田23万亩,明显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1世纪初,时任共和国总理的朱镕基同志视察坝上之后,国家适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过渡措施和补助办法,“一退双还”工作才真正落到实处,至2005年,坝上实际退耕200多万亩。历经百年的垦荒之犁终于停止,进一步促进了从1989年开始的、国家立项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的深入开展。20年来,坝上人民对生态环保的认识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根据坝上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提高。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