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奋斗 五年的跨越--沽源县“十一五”成果回眸(4)
时间:2017-11-06
作者:王金虎
来源:沽源网
点击:
次
三、就是这五年,进一步夯实了农业产业化基础
蔬菜交易市场
沽源县是农业大县,真正的形成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历届政府都在向着农业产业化的目标不懈努力。因为每个人都明白只有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才可能形成规模的生产经营、特色的农业产品、高效的农业经济和丰厚的农业收入。只有这样县域经济才会强大,百姓生活才会富裕,财政收入才会增长,整体实力才会提升。
“十一五”期间,沽源县委、县政府把县域农业产业定位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县”,以“旱作、节水、高效”农业为目标,重点培强蔬菜、奶牛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食用菌、肉牛、肉羊、马铃薯、燕麦、亚麻六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獭兔、饲草、沙棘三个后续产业,努力形成“263”农业产业格局。全县农业产业化建成了以蔬菜、马铃薯、食用菌、有机燕麦和乳业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
蔬菜产业实现了上档升级。以节水为重点,以标准化为方向,走品牌化道路。在稳定蔬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管灌、滴灌、微灌、喷灌等节水技术,重点打造小厂、高山堡、白土窑等6个乡镇1.8万亩膜下滴灌节水示范园区。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一乡一品,规模种植”的原则,全县形成了“两个基地、四条带”的蔬菜种植格局。“两个基地”是以平定堡镇元宝山村为中心的双万亩出口菜基地和以高山堡乡大西洼村为中心的双万亩特细菜出口基地;“四条带”是沿张沽线在小河子、西辛营建成万亩架豆产业种植带;沿半虎线在九连城、黄盖淖、白土窑建成3万亩大白菜种植带;沿半虎线在县城东部的二道渠、闪电河、大二号建成4万亩菜花种植带;沿宝平线在小厂、丰元店两个乡镇重点建设名优特蔬菜种植带。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培强市场看好的西兰花、白菜花、架豆、生菜等特色优势品种。在蔬菜集中产区完善提高了闪电河、大西洼、小厂等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并建起了恒温库、交易大厅等配套设施,逐步形成集生产、储藏、加工、销售、配送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沽源县闪电河蔬菜市场于2002年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占地65亩的简易蔬菜市场。2004年在县政府的帮助下,扩建为占地210亩,内有餐饮、住宿、交易场地的蔬菜交易市场。为使扩建后的市场合理化、规范化运行,闪电河村委会制定了《闪电河蔬菜交易市场交易规范》等多项规章制度,为市场交易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证。到2008年,蔬菜市场日交易量最高达到了400万公斤,年交易额达到1亿多元。到了售菜旺季,每天有上百辆来自京津鲁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运菜车在此交易。同时还拉动了餐饮、运输、包装、劳务等服务业增收数百万元。截止2008年闪电河村水浇地面积发展到了1万亩,实现节水灌溉5000亩,膜下滴灌3000亩,种植蔬菜8000多亩。仅蔬菜一项,全村年总产量达40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500余万元。
沽源县大西洼出口菜交易市场位于高山堡乡大西洼村,于2002年10月兴建,占地200亩,完成投资560万元,其中省国土资源厅先期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建房12间,砂石硬化交易场地60亩,形成共66000平方米集办公、交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市场框架。后又引进深圳长泰兴、北京格林万德和京北富源公司投资430万元建成恒温库3处并配套建设10个子库和3个加工车间。高山堡乡政府投资20万元硬化市场交易平台1200平方米,村委会投资10万元修筑了村级公路3000米并完善了市场服务设施。该市场从2004年开始运营,主要经营西兰花、菜芯、甜豆、荷兰豆、白菜花等20多种出口菜业务,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地。2007年又硬化市场130亩(其中:水泥硬化4000平方米),建设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一座。2008年完成了制冷机组和完善真空预冷加工车间的流水生产线,使菜芯、菜花等出口蔬菜通过加工后60小时内一次性送到新加坡等地的蔬菜市场,改变了沽源县出口菜要到外地二次打冷的状况。2009年北京天垚公司新注资800万元,扩建了大西洼蔬菜深加工厂,乡村投资120多万元,水泥硬化市场地面20000平方米。市场经营管理模式主要由乡村聘请专人负责市场交易各项管理,协调解决交易过程中各种问题,重点依托深圳长泰兴、香港祥利、北京格林万德、新加坡永利4家具有蔬菜经营出口权公司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农户销售蔬菜,各公司无偿为农户提供出口蔬菜技术服务。逐步完善了检测中心、配套供水、供电、通讯和道路等设施,把市场打造成为了全市一流的出口蔬菜交易市场。
|
(责任编辑:红枫)
|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