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二号
大二号建国前后的教育概况(2)
时间:2017-11-05   作者:徐国风   来源:沽源网   点击:

  1945年8月第一次解放,日本投降,至1948年4月解放期间,由于战事不断,大二号小学又经历了两次停课和复课。1948年4月多伦解放,人民政权建立后不久,学校很快复课,但是仅处于恢复和维持的过度阶段。1950年9月,大二号划归河北省沽源县,这应该说是建国后人民的子弟学校真正开始起步。建国后的新学校,建在大二号大街偏东路北改造后的院内。按上级有关指示,由大二号村教育委员组织专人深入到村里,挨门逐户地动员7周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入学,当时是儿童自愿,家长同意。入学报到的儿童,首先需要通过认字的初试关,依照解放初的初小国语课本,考查报名儿童的识字程度,依据儿童的课本认读情况,编入相应年级学习。当时编入一年级儿童的比率较高,也有一小部分儿童由于识字较多,就直接编入二年级学习。
  从1948年春季起,大二号初级小学的办学秩序逐渐好转并趋于稳定,入学儿童逐年增多,由开始大复式的一个班,逐步发展到小复式的两个班。先后在这一时期内任课的教师有:李英、王秉文、殷志忠、高凤歧、朱万臣、白振奇、王世祯、梁万峰等人。
  1952年秋季,沽源县“大二号完全小学”正式成立。届时,将校院又进行了较大的整修和改造,学校通向街面有一条约7米宽、20米长的胡同,校门墙体白灰挂面,门正上方楷书的“大二号完全小学”校名昭示出教育的严谨规范,门两侧美术字体的“儿童乐园”显示了学校的生动活泼。学校正房10余间,分别是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和活动器材室,西房是两个教室,东房是住宿师生的伙房与库房,正房偏中位置有一间装有两扇大门的门道,通向院外北面的操场和篮球场。小学高年级的设置,住宿生的猛增,将校院东侧的一个小四合院改造成了与西院相通的学生宿舍区。
  完全小学的设立,五年级面向二区全区(现塞北管理区大部、闪电河乡、二道渠乡、大二号回族乡)招生。其中第一届(1951年招生)入学未经考试,依据报名学生程度录取。从第二届(1952年招生)开始,实行全区初小毕业生统一报名,举行国语、算术两科的统一命题考试,考卷实行密封(将考卷右上角考生序号处卷折后,用浆糊粘好),考试结束后,考号拆封前,组织专人统一阅卷,依据考试成绩按录取名额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张榜公布,入学不满额时,从备取生中补录。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初年级由小复式班又改为单式班,至1957年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80多名。
  完全小学的课程设置,公共课有:国语、算术、音乐、美术、体育和习字等,高年级增设了历史、地理、自然和珠算等课。课程设置的全面和教学要求,学校有关方面的教学地图、自然课的图片与教具、珠算课的毛算、音乐课的脚踏风琴和体育方面的拍球、篮球、跳绳和棋类等,以及文娱活动方面的锣鼓镲、腰鼓和服装,都前所未有的一应俱全。教学秩序的正常与设备的完善,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和学生课间、课外活动的开展。从早操(或课间操)的坚持,到课间活动以班为单位的边唱简谱舞曲和边跳集体友谊舞,到课外活动篮球训练、腰鼓队的排练、下棋和看小人书等室内外活动,使学校焕发出秩序井然、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