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治理成效
十年光阴如梭,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沽源山川大地的主色调正在发生由黄变绿的巨大转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成效十分显著。1、生态效果 ——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1.9%,比1999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项目区牧草盖度由30%提高到现在的55%,增加了25个百分点,目前全县草地植被进入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好时期。 ——土壤侵蚀强度明显下降。植被形成的发达根系减轻了土壤风蚀,植被落叶层和根系减缓了土壤水蚀,小流域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显著的蓄水、保土、防洪、抗旱等主要功能。根据跟踪监测,各项治理措施年保水能力达到257万吨,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1.19万吨,土壤侵蚀模数由3387吨/平方公里/年降低到365吨/平方公里/年,每年拦蓄径流量7万立方米,减少河道泥沙淤积1.96万吨,削减洪峰效益75%以上。另据水利院科技支撑项目监测数据表明,治理前我县每年向下游输沙量为30万吨,治理后削减为4万吨,为改善京津地区的生态提供了有力保障。 ——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治理前沽源年均大风日数65天左右,超过17米/秒的沙尘暴日数21天左右,治理后年均大风日数减少到30天左右,超过17米/秒的沙尘暴日数减少到13天左右,二级天数逐年增加,污染指数显著下降,温度、湿度条件也有较大改善。同时无霜期也由原来的90天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00天左右。 ——林草面积的大幅度增加,筑牢了生态根基。目前全县工程区一道道线条明快、层次感强,绵延起伏的山脉处处被森林所覆盖,乔灌丛生,郁郁葱葱;退耕地上的沙棘、山杏、榆树、松树、杨树长势正旺,苜蓿、沙打旺等牧草集中连片,编织起了密实的网,到处都有山鸡、野兔出现,这足以说明生态工程功不可没。 2、经济效果 ——绿色产业方兴未艾。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升级。在全县120多万亩耕地中,粮食、蔬菜、牧草三分天下,呈现出三元结构的合理配置,传统的种植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特别是水浇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产量突破65万吨,收入6亿多元,占到5万菜农收入的60%以上。奶牛生产也跨上了新台阶,利用国家投资新建奶牛养殖小区16个,养殖专业村发展到10个,加之丰富的饲草资源,壮大了奶牛发展规模,年存栏达5万多头,成为名符其实的主导产业。 ——旅游开发势头强劲。由于生态工程的持续建设,再现了我县草原风光,五花草甸姹紫嫣红,老掌沟松涛阵阵,坝缘林海浩瀚壮观,闪电湖碧波粼粼,天鹅湖景色秀美,湿地草原野草丛生,气候凉爽湿润宜人,这些都为我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近年来我县把坝上草原风光旅游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不断推出与之相匹配的服务项目和产品,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旅游风貌,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年接待能力达到6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亿元。 ——农民得到了实惠,收入持续增长。全县18万农民从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中受益,又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得了相应报酬。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的副业生产,昔日“面朝黄土背靠天,生计全靠几亩田”的历史正在改写。项目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比1999年增加2倍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3、社会效益 ——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突出的表现在过去的乱垦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加之林草机制的改革深化,农民象保护自己的耕地一样保护林草植被,目前人为破坏,畜禽践踏现象极少。 ——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由于大面积广范围的工程建设,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而且得到相应的劳务报酬,自己的工程自己干自己受益,积极性非常高。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前来我县创业发展。特别是利用我县适宜的风能资源,已有6家企业在我县开发风能,风电开发势头强劲。还有马铃薯、养殖业、蔬菜、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呈现出良好的开发态势,极大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生态工程深受群众欢迎。工程建设实践表明,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工程,期望国家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广大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目前,我们已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任务圆满完成,国家将继续投资支持实施二期工程建设。全县仍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退化草场需要治理,已经治理的项目区也需要巩固提高。“十二五”期间,沽源将使境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使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50%;同时,“向黄沙要效益,”大力实践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理论,走“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绿起来、富起来结合”的治沙新路,努力约会无沙的春天,为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再做新贡献。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