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大二号乡,为了捍卫本村土地的所有权,与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之间发生过长达几十年的边界纠纷。 一、纠纷的原因: 1、初期纠纷原因: 大二号1945年解放,属于内蒙古多伦县,1950年8月划归河北。刚划过来时,界限不明确,人们生产生活一如既往,还没有纠纷。1953年明确划界。在行政区划上有一个规定,以分水岭、大道、古庙、古井、古树、古建筑作为划界标识。这次划分的界限为:北面以米地沟的边墙为界,南面以“经棚大道”为界,西面归河北沽源县,东面归内蒙古多伦县。沽源与多伦的边界线共有230余华里。国家有关部门一个命令下来就划开了,但是到了百姓这里,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不方便。比如:一个村两个县,三户人家划归多伦,剩下的归沽源;又比如:有的人家房子在界限西面,户籍归河北沽源,地在界限东,归内蒙古多伦,到底是人随地走还是地随人走,都没设计清楚,种地、埋坟、缴纳税收公粮等都有纠纷。 2、后期纠纷原因: 后来米地沟的边墙塌了,北面连成一片,一万一千亩土地草滩界限不明,两边种地、越界开荒等现象严重,互种插花地起了大纠纷。后来又规定以沙井子河为界,而这条河上游有两条河,双方根据自己的利益确认不同,内蒙古单方以支流头道河为界,河北以干流二道河为界,又纠纷了十几年。笔者查阅沽源县档案时,据该局李玉梅同志提供的《沽源县民政科省与县关于内蒙、锡盟、察盟、丰宁等地有关边界商谈、协议书、总地图的调查报告、汇报等》的资料,看到,当年双方纠纷的这块地域确实是属于沽源大二号的,大二号人争取捍卫这块土地的主权是正义的。 二、纠纷双方:我方二道渠公社、后来的大二号乡大二号村,对方多伦县五号公社十七号大队大三号村 三、纠纷大致过程及处理结果 初期: 1953年到1975年期间。基本是零星纠纷。双方个别老百姓偶尔去对方草滩放牧、打草、开小片荒种地、种对方的插花地等等,被对方发现,引起争吵、不太激烈的斗殴,也时有发生秋天抢干草、庄稼的,种的就种了,抢了就抢了,投机的就投机了,赔的就赔了,明年再瞅机会把损失找回来。 重点事件: 1、人和地不统一。大二号村中有一条路,1950年两省划界时,3户人家归多伦,人归沽源,地归多伦,地随人走,交粮到沽源。二年后,多伦不同意了,要求人随地走,四号老百姓不同意。纠纷发生。最后,郭子洲﹙前任区长﹚、刘满金区长、沈万才区长处理,明确了划界把人和地划归一方。 2、打草。现在内蒙多伦县的大三号和十七号本来要划归沽源县,当时的大二号区长刘满金嫌弃那两个地方的人太懒惰,不要他们,就划归了多伦。这俩地方的人不爱打草,秋收完了就过来偷草,发生纠纷。第二年,两个生产队各派代表出面协商,以罗圈沟以西为界限划分出临时打草界限。 3、放牧。大二号这地域,面积大、滩大、草肥美,多伦五号村赶牛羊来放牧。发生纠纷。双方谈判,后他们主动撤走。等于承认错误。多伦代表李金斗,沽源代表马文信、赵林,郭子洲。 后来,年年纠纷,年年解决。1959年大二号划分成小公社,纠纷继续,谈判继续。持续十几年。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