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汇编
康熙出入独石口
时间:2018-04-14   作者:卜玉库   来源:沽源网   点击:

  清朝,康熙皇帝对边关防务十分重视,特别是古北口、独石口一带的外长城沿线,更是调配精锐兵力严加把守,并亲自任命关口总兵官。
  独石口,位于赤城县境内,座落在沽源县东南边缘的长城脚下。地理位于大马群山中端,东亚大陆季风性温亚干旱区。地形北高南低,呈东西轴线,界于山石之间,平均海拔1265米,白河水沿山涧南北流径。是“两山夹峙,只容单骑”的南北要道,为外长城一个重要隘口,历史上,独石口被称“素为北路绝塞之地”,是“明代九边中最称冲要”,历代兵家均视此处为必争之地。“锁钥凭天险,因山戍垒成。千盘蛇阵势,十万马蹄声。隘北函关扼,危如剑阁行”。清代诗人赵翼的几句诗表现了关口冲要的险峻之景。
  明宣德五年(公元1434年)阳武候薛禄始建独石口城,同年设移开平卫。是清代“口北三厅”之一。独石口位于边关要道,是由北京上坝出塞到内蒙高原的必经之地。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四月,古北口新任总兵官蔡元率守军随康熙皇帝一起北巡。在上都河西南岸的多伦诺尔,康熙帝大会喀尔喀蒙古诸都,各路清军进行了军事表演,独石口守军也参加了这次表演大会。在从多伦诺尔返回北京路经独石口时,康熙皇帝对随身的吏臣说: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可见当时康熙对外长城防务重视之程度。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6年),噶尔丹部为扩大地盘,不断向南推进,企图突破长城沿线进师北京。为此,各长城隘口军情燃眉,遂奏书朝廷派兵讨伐。同年二月,康熙皇帝亲自披挂出征,自任统帅,诸王公、大臣兵分六路率师北上,经独石口时,康熙与随臣稍事研战,午时统兵出塞上坝向噶尔丹部讨战,月后胜利回京。
  “年年秋狝此经过,峭石天成险隘多。沙漠名王皆属国,但留形胜壮山河”。康熙重视边关防务,多次巡视和数次出入独石口,为的是“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根本固,边境自然巩固”。独石口之所以被清朝康熙皇帝倍加重视,其原因除了它的山峰险峻,一夫当关的军事地理位置外,更重要的还是它是交通要道之故。在清代,独石口是北京贯通内蒙高原,特别是坝上旗群牧场的主要出入通道。独石口当时是繁华鼎盛的商业重镇,关外的商贸业多由该道往返内地,近自平定堡、大二号、多伦、正蓝旗,远到锡林浩特,大部分商贸货物都是经由独石口这条驿道往返的。
  独石口自古以雄绝著称,雄伟的古长城蜿蜒于东西山峦之上。是“地扼襟喉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 的营垒冲要。康熙奖赏军族,巡视守卒,率师出征等数次出入独石口,使其成为历代帝王中第一个多次路经和称便独石口的人。独石口因此在当今记述中是值得一书的。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