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汇编
沽源电影事业的发展历程
时间:2018-04-08   作者:曹凤翔   来源:沽源网   点击:

  电影是在1953年才和沽源群众见面的。是年成立了放映队。当时张喜恩队长带领赵永富、任忠民二人用16毫米放映机在县城一完小院内(现自来水公司院)售票映出。有时也到各公社比较大的村子里巡回映出。
  1956年,张喜昌任队长的139电影队和赵根立队长带的267电影队负责全县的电影映出工作。放映员范书玉、王忠礼、李怀义等同志顶风冒雪,带上《白毛女》、《秦香莲》,一转就是半年。冬天他们在雪地里放映,群众穿着皮袄、毡鞋站在雪地里看。夜静时天出奇的冷,人们跺跺脚哈哈手还是舍不得离开。映完收拾利落常常是半夜了。第二天还得跟上拉机器的牛车继续在雪地里滚战。工作十分艰苦,偏僻的坝上,人们能够看上电影是喜事。电影队每到一处群众抢着帮助给抬机器、挂银幕。腾出热炕、端出黄灿灿的油饼,炒鸡蛋招待放映员。这时县城内已盖起了东围子礼堂。放映队在礼堂门口一间北屋内售票,在礼堂后面架机放映。影片由张家口地区电影公司供给,放映收入除交地区公司的片租费外,均由电影队自行掌握。
  1958年,电影队发展成3个,分别负责小厂、平定堡、西辛营三片儿的放映工作。吴俊、刘定华、屈岩、曹淑兰、李文裕、李梦阳等同志先后来到这支电影宣传队。队部设在现东围子一门市部后院三间东房内。各队巡回演出,二、三个月回来整修一次。
  1961年,南贵同志主持电影队工作。1962 年初,电影队改为电影管理站,南贵任站长,下设三个放映队。是年,县长粱聚山亲自买回“解放103”35毫米提包式放映机。新机的首场放映由王忠礼、李文裕放映《夜半歌声》、《警察与小偷》。从此我县人民才看上了声光效果好的35毫米电影。
  1964年9月,李文裕任队长的第三放映队配合影片《暴风骤雨》搞幻灯宣传。自编自演莲花滩碾盘沟村刘柱的苦难家史。曹淑兰同志声泪俱下,绘声绘色解说。李文裕同志配合默契的操作使这一普通的幻灯演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先后出席了省、地区电影公司汇报映出。后来省电影公司又推荐到中影公司汇映。曹淑兰同志受到中央领导周扬、陆定一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张家口日报》、《河北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都刊登了我县第三放映队的先进事迹。
  1969年,刘汉武同志任电影管理站站长。电影院在东礼堂内靠后墙处盖了一个简易放映室,安装35 毫米皮包机固定放映。1972 年,上映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每天放6 场,映了一周。县城附近各个公社社员骑马、赶车跑五、六十里路赶来看电影。东礼堂门口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比交流会还热闹。此时管理站设在东围子旧教育局院(现农行办公楼) 南面一排房内。站内共有5个放映队,一个在礼堂放映,四个下乡巡回。下乡队开始带徒弟为公社队培养放映员。1972年后,各公社陆续成立了电影队。他们来县管理站取片、修机器,按公社巡回放映。从此,乡下人看电影也就方便多了。1978年,刘汉武同志着手在县城西河沿街盖起了一处新房,建筑面积613平方米。办公室、影片库、器材库、会议室、食堂、宿舍配套。至此管理站初具规模,我县电影事业处于黄金时代。
  1979年,周炳芬同志任电影管理站站长。年底管理站改为电影公司,属国营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由地区电影公司供片。电影院上交售票收入的40%至45%给县电影公司,71%给地区电影公司。由于周炳芬同志的努力争取,县财政于1980年拨款购置了“松花江———5502”放映座机和“F———395”柴油发电机配套使用。拆掉了东礼堂的简易放映室,在礼堂门口走廊上面修建了放映室、安装大座机, 在礼堂院南面盖了一排房,安装发电机。9月26日座机正式启用,声光俱佳。又赶上好影片层出不穷,《宝莲灯》、《天云山传奇》、《佐罗》……场场爆满。群众看电影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981年,富有义同志任电影公司经理。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迫切要求改善文化生活。随着开放、搞活,社办、村办、个体办电影队亮相映出。每日来县公司取电影片的人川流不息。影片有武功片、故事片、科教片等。县电影公司每年从地区公司调进、出影片200来部。群众开会、植树、计划生育都放映宣传配合,办红白喜事,也包电影谢客。为了改善老山区莲花滩公社的文化生活,县公司无偿送给一台8.75 毫米电影放映机,并调片供他们使用。
  1984年,富有义同志任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曹元同志任经理。由于打破了过去不让各公社之间跨区放映的规定,个体电影队发展很快。县公司办了两期放映员训练班。大张旗鼓地奖励放映人员多放电影, 放好电影。全县最多时有66个各类型电影队同时活动。1985 年全年共映出电影11162场(其中影院映出566 场),观众达1 千多万人次,放映收入25 万元,交地区公司片租12万元。完成上级下达的四项指标任务,并居全区第三名,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一年单位自筹资金在公司院又盖了8 间西房,准备搞多种经营,这一段我县电影事业处在鼎盛时期。
  1987年,曹凤翔任电影公司经理。经过多次申请,在副县长王大鹏和主管文化的韩万银局长的关怀下,县政府把东围子礼堂划归电影公司所有,省、地电影公司拨款3万元购置新座椅。县公司自筹了一万多元,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副经理仇富贵的指挥下,一边坚持日常工作,一边劳动。刨去旧椅子后重新打了水泥地,安装新座椅;油漆天花板、门窗; 堵窗户, 修厕所。经过一个月的奋战, 东礼堂焕然一新,完全适应了放映的需要。四大指标完成状况和1986年不相上下。
  1988年,电影公司实行经理承包责任制。徐银治同志任经理。电影院和公司从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由于电视、录相等多种文娱形式出现,电影映出比较困难,收入也减少了。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