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进入沽源县境内的时候,一定会被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林海和纵横交错的林网所吸引。殊不知,沽源县的林业崛起,是建国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决定》指引下,各级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连着一任干,全县二十万人民积极响应,紧跟其后,以坚韧不屈的毅力和聪明的智慧,从零起步,历经五十多个春秋的辛勤劳动才发展起来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浇育每一棵、每一亩树、每一片林。给昔日光秃秃的荒山披上了绿装。野茫茫的大地织上了林网,户户院落绿树成荫,条条道路绿树成行。 追忆往昔,解放初期的沽源是:无一片树林,只有零星树木多分布在宅院、坟地,不足千株。为了改变沽源林业生产落后状况,1951年,人委会决定在西围子建立苗圃,成为全县第一个林业事业单位。并决定由当时人委会实业科负责抓林业工作。1952 年,实业科首先在黄盖淖王家营村(现在的林源村)和闪电河村抓了造林试点。两个试点造林82亩。由于当地条件好,成活率高,沽源县境内总算有了自己营造的成片人工林。试点造林的成功,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1956 年春,团县委组织了30 多个青年造林突击队,1100 多青年参加了造林大会战。完成造林2800 多亩,直播榆钱1100多亩。接着1958 年又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植树造林活动,一年造林17000多亩,相当于前6年平均造林数的9倍。三年困难时期林业生产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据统计从1952年造林开始,到1961年,全县累计造林4.2万亩。由于林业政策不落实,制度不健全,造林技术不过关,管护措施不得力,再加上苗木都是从外地调运,苗木水分损失过大,成活率很低。据1962 年全县林业普查, 成活面积仅有7000 亩, 成活率仅为16%。为了扭转造林不见林的状况,1964年3月,县委做出了学赶大寨的决议。决议中提出,户造一亩林,人均植树3至5株的要求。并决定成立林业科,充实林业干部。调离林业部门的技术干部全部归队,林业干部增加到15人,林业科编制达22人。1965年,县常委会决定,把黄盖淖公社王家营村做为全县林业试点。时任县委常委刘振邦带队,林业技术干部参加,组成蹲点工作组。工作组进村后,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村犯风地较多,犯风地的庄稼被风沙打死一茬又一茬。栽的树被风吹出了根,几乎不能成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大队班子和工作组共同商量, 决定发动群众,在犯风地打防风墙,然后在防风墙两边造林。 林源这个典型,在中央、省、地报刊上多次做了报道。外地和本县参观者达数万人次。1966年,县里发出了外学大寨、内学林源的号召。建设林网畦田,走稳产高产路子。并先后组织到山西大寨、河北省广平、滦县等林业先进典型单位参观学习。回来后,开展比先进找差距的大讨论,统一全县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当年就组织了14000多人参加的造林大会战,完成造林3万多亩。其中营造主林带690条,面积达18000多亩,总长达1200多华里。营造用材林13000 多亩,四旁植树4 万多株,育苗5800多亩。前期营造的林带,片林起到了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作用。在林木保护下农作物普遍长势良好, 实践证明, 沽源县要想达到农业稳定高产,首先要把林业搞上去。当时已成为上至领导,下至群众的共识。 为了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1968 年,县革委专门成立了绿化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担任正、副主任。绿化委员会成立后,立即调整了造林主攻方向,要求两年准备,苦干三年,五年实现农田林网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具体实施意见。 一是从上到下都要建立一个绿化领导班子。县成立绿化委员会,各公社成立绿化指挥部,大队成立绿化小组,负责林业规划、土地调整、劳力、苗木调配,具体领导施工。 二是突出两个树种。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杨树、榆树属于我县乡土树种。杨树生长快,榆树寿命长,耐干旱,成活率高,造林技术易掌握,农田林网主要以栽植这两个树种为主,先普及后提高。 三是搞好三级林带。县里规划县级林带,先将林网化轮廓勾划出来,公社在县级林带框架内,规划社级林带,大队在社级林带框架内规划队级林带,并且要求图表齐全,按照规划进行施工。 四是在抓好农田林网化的同时,大搞四旁绿化,达到村有环村林,院有几棵树,实现村庄绿化美化。 五是抓好五级育苗。为解决造林苗木自给, 要求县、社、队、生产队、社员户都要搞育苗。县办骨干苗圃,社办千亩林场,队办百亩林场,生产队不少于50亩,社员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搞育苗,以实现全县造林用苗自给有余。 造林主攻方向和目标已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意见已明确,便开始做准备工作。两年准备集中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苗木自给问题。按照县绿化委员会提出的实施意见, 五级育苗迅速在全县开展。只用两年时间,县办起了中心苗圃,14个公社都办起了林场,场员达350多人,经营面积13000多亩,其中育苗面积达5371亩。176个大队办起了队力林场,场员达1600多人,经营面积29000多亩,其中育苗面积达5326亩。1847户社员在房前屋后育苗达417亩,为全县林业生产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苗木基础。 二是抓好试点。1969年,首先在西部4个公社抓了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的试点工程。县抽调16名技术干部,并从其它公社抽调1000多名劳力给予支援,本社干部全力以赴,全民总动员,人机一齐上。4 个公社集中14000多人,拖拉机7台。技术干部在前面用罗盘定位林带,拖拉机后面翻耕,群众随后植苗造林。干部群众起早贪黑,中午带干粮,大干25天,共营造主林带187 条,副林带34 条,完成造林任务3 万多亩,育苗4200多亩。并有32个村栽植了环村林,114户院内栽了树。黄盖淖公社小格赖村动用机泵两套,搞大树搬家,栽植了6米多高,直径20多公分大树600多株,一年实现了村庄绿化。时任行署副专员的韩直飞看后说: “这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后来小格赖村变村名为社新村。四个公社大搞林网化和四旁绿化的做法,为全县农田林网化和大搞四旁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是规划准备。林业是一项长远性的农业基本建设,搞不好会出现林、牧矛盾,降低林木防护效益。为了合理用地,达到林木的最大防护效益,事前必须搞好规划。为了搞好规划,县、社、队三级都成立了规划班子。县里从西向东每隔15华里规划一条主林带,带宽50米,植树30行,逢山过山,逢滩过滩,共规划了9条,称为“九大” 林带。总长76万米,21000多亩。在县九大林带之内,社级每隔1000米规划一条主林带,带宽30米,植树20行。大队在社级林带内,每隔250米规划一条主林带,带宽15米,植树10行。在三级林带框架内按照土地权属,每隔500米加植一条与主林带垂直的南北方向的副林带一条。这次规划为全县农田林网化勾画出了雏形。 1970年,全县全面开展实现农田林网化大会战。这一年全县抽调县级领导14人,中层领导33人,一般干部320多人。采取县级领导包片,中层领导包社,一般干部包队,队干部包工程的办法抓会战。造林期间一切工作为造林会战让路。可以说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投入了造林。形成家家都锁门,户户没闲人,人人都造林的局面。包片、包社、包队的干部都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不回家。领导的表率,大大调动了群众造林积极性,全县4万多人参加了会战,动用了27台拖拉机投入会战。二道渠、小河子公社,拖拉机整地供不上造林,他们就连夜干,拖拉机夜间看不见林带定位方向,就用长杆挑起马灯照着干。白天遇有沙尘暴就挑红旗做标志。为了保证造林质量,县、社、队分别成立了质量检查验收小组,提出没有全面整地不栽, 苗木不合格不栽, 坑挖的不标准不栽。由于组织严密,领导指挥有力,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完成造林任务12万亩。其中营造县级林带2 条,3303 亩。社级林带670 条,45389 亩。队级林带356条,41973亩。环村林带51条,5434亩。四旁植树91万株,育苗近万亩。挖护林沟540 多条,长达1274 华里。1971、72 两年以同样的规模和方法又大干了两年,基本上完成了规划任务,成绩来之不易。为了实现农田林网化,各级领导跑细了腿,广大群众流尽了汗,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1972年底,全区进行农田林网化评比中,我县被评为先进县,授锦旗一面。前后三次在黄盖淖公社林源大队,二道渠四号大队召开了全区现场会。到1973年底统计,全县人工造林面积达到31万亩,其中县、社、队三级林带达5048条,面积达21万亩,五级育苗面积2万余亩,绿化公路、田间路164 条,283 个村栽植了环村林、四旁植树达3100 万株。同时引进和繁育300多个优良树种,特别是果树从无到有,有铃铛果、黄太平、花红果等8个品种,栽植面积达444亩,年产果品达万斤,一改过去老死不见桃杏花的历史。 林业生产周期性长,经过两年准备三年苦战,农田林网雏形基本形成。但管护任务很艰巨,补植任务也很大。县政府及时提出了营造三年内的幼林都要搞林、粮间种,打攻坚战、护林要打持久战,要求社、队都要成立护林委员会和护林小组,配备专职护林员,层层制定护林公约。据73年底统计社、队、生产队专职护林员达2800 多人, 牛羊倌兼职护林员1200多人。县政府印发了护林布告2000多份,社队印发护林公约3200多份,这些措施有力地保护了造林成果。为了保证林网对耕地最大的防护效益,县政府连续多年抓了林带的补植,要求成活率不足30%的林带要重新营造。重造要顶当年造林任务,成活率在30%以上的进行补植。缺多少苗补多少苗,直至补到林不断带,行不缺株。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林网的管护和补植常抓不懈,多数社、队较好地保持了林网的完整性。1982年,国家农委和国家科委来我县视察林网化建设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授予“坝上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推广奖”。 我县的林业发展,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1978 年10 月和79 年7月,林业部部长罗玉川,三北造林局局长郝玉山、副局长陈虹,在省林业厅厅长华践陪同下,来我县进行林业视察。罗玉川部长看后说: “干得好,就这样干下去,坝上地区大有希望”。郝玉山局长当时就表态将沽源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华践厅长(解放初期是张家口地区农林局局长)看后说: “解放以后沽源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林业发展最为突出。”1981年,“三北”造林局在北京召开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林业专家、教授和各省林业厅长,特邀7个县的代表参加。我县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正式把我县列为“三北” 防护林建设重点县。每年国家下达造林任务,每亩造林投资5元,后来又被列为“首都周围绿化”重点县。 我县林业生产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上级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并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在继续抓好农田林网化完善、巩固、提高的同时,又主攻了荒山、荒滩的绿化。前后四次组建了以民兵为主的绿化民兵营。搞了沿边、沿坝、干线公路、育苗基地建设工程。县里将县委的212吉普车调拨给林业局。林业局是全县科局第一有车的科局。林业局先后向省、地林业部门争取资金15万元,征用130亩耕地扩建了中心苗圃。在苗圃打下了174米深,每小时出水12 吨的自流井一眼,建蓄水池一个,修防渗渠2800米,培育了沙棘、柠条、枸杞、落叶松、华山松等10 多个荒山、荒滩绿化苗木。 林业的发展,除各级领导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外,林业干部功不可没。1985年,县委领导看到林业局30 多名干部、职工挤在7 间房内办公,决定为林业局向省、市争取资金15万元,盖起了全县第一座办公大楼。 1986年国家在我县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为彻底治理风沙,大面积退耕还林,营造防风固沙林和薪炭饲料林, 按照“两带一网” 造林格局,在冀蒙交界处,营造东、西长105 公里、宽10 公里的沿边防风固沙带,在沿坝营造长75公里、宽20公里的生物控制带,建成沿坝水土保持生物控制区。在中、东部地区,完善乔灌木结合的防护林网,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绿色屏障。1986 年到1990 年,五年间全县累计退出风口地带耕地10万余亩。列为“三北”工程全部植树造林,这一段称为“堵口子”。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的实施,国家又在我县实施了“坝上生态农业开发工程”、“滦河上游水源治理工程”、“塞北林场”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沽源人民在沿坝浅山丘陵区集中营造的落叶松为主的水源用材林、水土保持林。本世纪初,国家又启动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区治理。目前全县人工造林面积达100万亩。其中:防风固沙林20万亩,堵住20余处风口。固定流沙十几万亩。农田林网17万亩,全县166万亩耕地基本上得到林网保护, 水土保持林60 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20%。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沽源人民营造了一个又一个人工绿洲。这一段称为“盖被子”。 纵观沽源植树造林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六、七十年代“划格子”,八十年代“堵口子”,九十年代至今“盖被子”。昔日大地野茫茫,如今农田林成网。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