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楼之谜,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加谜团重重。考古队清理完西棺以后,又发现棺底有一块二层夹板,夹板上有7个孔,很明显是北斗七星的形状,考古学称之为七星棺。专家们推测,这种丧葬习俗与中国的道教有关,它象征着天人合一,具有引导人升天,不至于在暗夜里迷失方向。当考古队揭开这块七星板,在棺底还发现了几枚铜钱,这几枚铜钱为考古队又出了一道难题。这些铜钱除一枚是金代的之外,其余都是宋钱,这个墓葬究竟是辽代、金代、还是元代,墓主人究竟是谁,他们的关系又是怎样?一时还说不清楚。但是梳妆楼是一个墓葬,已成了铁定的实事,一个几百年未解的谜团,终于有了一个最终的答案。此时,已是1999年11月下旬,坝上的冬天已经来临,考古队带着满腹疑惑匆匆收场。 2000年春天,梳妆楼考古队正式成立,以省文研所副所长任亚珊为领队,队员有刘福山、张德林,县文保所和市文管处派人配合,四月底进入沽源县考古现场。考古队判断,该墓如此恢弘,至少是一个王的墓葬,而王墓就应该不止是一个,原来发现的建筑遗址,有可能都是墓葬,因此,考古队对梳妆楼周围进行了大面积揭露,在梳妆楼西边发现了几处类似梳妆楼这样的墓葬,同时也发现了墓碑残片,这些残片很碎,可能是从墓碑上凿下来的,考古人员经过仔细比对发现,这些字正是来自于梳妆楼墓里出土的三块石碑。这些石片上雕刻着蒙文和汉文,每块带字的石片只有一两个字几乎无法拼对。 有一块较大的残片上显示有“襄阔里吉思,敕撰,臣为”等字样。大家考虑“阔里吉思”可能是人名,“敕撰,臣为”,即“皇帝批准,大臣所为”,这也说明该墓葬,与一个王朝有关。于是循着这一思路,只好去《元史》中寻找答案。据查《元史》中记载有三个“阔里吉思”,与墓葬情况相吻合的只有忽必烈外孙,成宗的驸马,大家一致认为,就是这个阔里吉思。 阔里吉思是汪古部族的第四代首领,他继承了祖辈显赫的身世,不仅身居高位倍受恩宠,而且战功赫赫。公元1297年阔里吉思在平定叛军也不干的战斗中,以1000精兵大胜也不干数万大军,从此阔里吉思威震朝野。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下令,奖赏阔里吉思黄金3斤,白银1500斤。据《元史》中记载,阔里吉思“性勇敢,习武事,尤笃于儒术”,也就是说,阔里吉思不仅精通军事,对儒学也颇有研究,是元朝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帅才,因此成宗铁穆尔即位以后,封授阔里吉思为高唐王。不久新疆发生叛乱,阔里吉思奉命前往新疆平叛,并多次克敌。元大德二年(1298年),秋天,阔里吉思在御敌之战中大败敌军,乘胜追击,深入敌后险地,后援不继被俘。叛军诱降不成,在今天新疆博乐市东南把他杀害。1310年,其子术安长大成人,继承了汪古部族的王位,术安向皇帝(武宗海山)请求,前往新疆恭迎他父亲的遗体回故里安葬,武宗皇帝批准了术安的请求,并选派19名将领和500名精兵,前往新疆博乐寻找阔里吉思的遗骸。史书中记载,当术安找到他父亲阔里吉思的遗体时,发现“死体如生”,于是运回故里安葬。 从梳妆楼墓葬形制来看,墓主人的身份显然非常高贵,而阔里吉思无论是在元朝的政治地位,还是赫赫战功,无疑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从阔里吉思家族的历史背景看,沽源县一带在金、元时期,就是汪古部族的领地,因此,汪古部族的家族墓地建在此地也在情理之中。 汪古部族原本是金朝的镇边部落,在沽源一带守卫着金界壕,以抵御蒙古军队入侵。金界壕,就是金代修筑的长城,现在沽源境内还留存有17.8公里遗迹。据史书记载:到了金末,汪古部族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与成吉思汗结盟,全力帮助成吉思汗问鼎中原。于是,原本是金国的边防天堑,变成了蒙古铁骑南下的通途。公元1211年8月,成吉思汗集结10万大军,在汪古部族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的引导下,像乌云一样铺天盖地的逼近张北野狐岭。野狐岭是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水岭,也是历代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冲突的疆界。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的亲自指挥下,将金国的40万精锐部队,全部消灭在这千沟万壑之间。史书记载:金军“精锐尽末于此,死者蔽野塞川。”从此,统治黄河以北长达百年的金国逐渐走向灭亡,而蒙古帝国开始在亚洲崛起。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