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蓝天高远,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背靠蓝色的内蒙古高原,厚重雄浑的地域文化内涵,激发勃勃生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城市建设的水平,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反映出思想文化领域的成就。保守落后的思想,不可能催生完美的作品;以开放豁达的胸怀,放眼天下,追求卓越,必然催生昂扬进取宏大壮观的作品。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做到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把建设美好家园与创建思想文化发展舞台、搭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平台、拓展富民强县之路完美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县委刘富成书记科学地提出了沽源新的发展思路,“面向京津,背靠内蒙”发展战略的提出并实施,在思想文化、对外开放、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等诸多领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城市既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牌,也是经济社会的增长点”,正是在这样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打造草原水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规划,慢慢铺展开来,一幅幅美丽画卷清晰地展现在全县人民的眼前。打造“草原水城”,首先要解决好投入问题。决策者运筹帷幄,走出了一条“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适当负债为调节、市场化运作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路子,实现“以城兴城、以城聚财”。成立政府投融资公司和资产经营公司,灵活运用抵押、拍卖、置换等方式,把政府所属全部固定资产推向市场,大做经营城市文章,把死钱变成活钱。出台优惠政策融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把政策放到最宽,把服务做到最优,吸引外地客商、民资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工程建设。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重点加大水、电、路、讯等配套建设,特别是加大青年湖周边“草原水城”规划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毛地”变成“净地”,把“生地“炒成“熟地”,实现土地升值,以地生财。加大项目争取和整合力度,灵活运用上级投资,筹集到更多资金参与“草原水城”建设。 水孕芳华,润物无声。平定堡河迤逦而来,河水滋养的湿地草甸,琼花匝地,莺歌燕舞,繁华竞逐。滨湖景观带,因湖而兴,因水而盛,五湖四桥,淡妆浓抹,气象万千。青年湖因青年水库始有佳名,平定堡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多么像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勃勃朝气,前程远大。以青年名之,既依传统,又寓美好未来。自青年湖而南,过青年湖大桥中环路大桥,在原来的河滩上,疏浚挖掘出二个新的湖区,青年湖水域面积大为增加。加上规划中环城水系的四湖,使城区的水域面积可以达到人均11.2平米,绿地达到人均39.3平米。一城五湖的滨湖景观,勾画出草原水城美丽的轮廓。依托五湖贯通南北,湿地草原环绕周边的独特自然条件,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总面积24.5平方千米,可集聚10万人口的草原水城远景规划。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湿地草原特色在这里充分展现;桥景观、水景观、绿地景观、建筑景观、城市人文景观诸多单元在这里交相辉映。将来,建成了14.7公里的环城水系,河水潺潺,杨柳依依,水城景色会更加美丽。 人依水而居,城依水而立,湖中日月,人间春秋。洒一城欢歌,好风好水好家园;绘十里画廊,水城水景水世界。从扬水站到青年湖北岸,绵延十里,规划建设水上公园、滨湖公园、湿地公园、滨湖路、水景住宅小区、文化景观,把草原水城的核心区打造成十里画廊。刘富成书记指出:“‘草原水城’规划编制注重体现前瞻性和独创性,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上进行规划,不管是总规、控规、详规,还是建筑设计,宁可花大价钱,也要请‘高’人、请‘大’家,做到放开市场、好中选优,只认资质、不认地域。特别是统筹生态、环境和城市关系,统筹道路、水系和城市的关系,突出“草原”和“水”两个标志性元素,对城市的主基调、标志性地段、重要建筑等每个层面、每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使每个建筑都成精品,每个区域都是景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图纸干到底,全力打造具有沽源特色的高品位城市。”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