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木淖村位于沽源县城北偏西12公里处,是平定堡镇东坊子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这个村的兴起与发展,都与盐的生产与买卖息息相关。据说,单木淖的村名就是一个蒙族盐贩子起的。“单木”在蒙语中就是“盐”的意思,而“单木淖”的意思就是“盐淖”。
早在宝昌、平定堡形成商业中心之前,单木淖这个地方就成了方圆百八十里食盐交易的集散地。有盐就会有市,有市就会繁荣。因为大量的食盐交易,单木淖陆续聚集了大批外地盐商,最有名的有福兴隆、余庆昌等几家商号。
但是,单木淖本地产盐量并不大,在这里交易的盐主要是来自内蒙东乌旗的大青盐。自古以来,食盐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而单木淖能成为当时坝上地区的食盐交易中心,足以证明这个地方在当时的地位非同一般。
单木淖最早的立村之人叫岳寿山,是现在村里83岁老人岳普的太爷。清朝后期,岳寿山挎着一篮子烧饼来到这里,后来开起了点心铺,并兼营食盐生意。后来,岳寿山生子岳恒,岳恒生子岳永魁,岳永魁就是岳普的父亲。
单木淖有一家姓陈的老户,也是后来村里的大户。陈家来自阳原,主要以种地为生,户主可能做过大官,所以被人们称为“陈大官”。陈大官来到单木淖后,生了三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叫陈进考、陈进玉和陈进喜。哥仨成家后,又生了八个儿子,从此陈家一直人丁兴旺,成为单木淖的大户。
现在村里陈祥的爷爷是位打铁的手艺人,也是最早来到单木淖的村民之一,人称“二铁匠”。他娶的媳妇是蒙族人,生了个儿子叫陈万海,也就是陈祥的父亲。
村里还有一家姓陈的,叫陈占山,与前面两陈同姓不同族,但这三家陈姓对单木淖村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苏家、于家与孙家也陆续来到村里,形成了如今单木淖村的格局。
因盐而形成村落的单木淖,也因盐而发生过许多故事。
清朝后期,英国人控制了东乌旗的大青盐交易。他们在单木淖设立独销局,控制并垄断了当地盐的买卖,从东乌旗开采出的盐拉到单木淖后,都被他们用竹席盖起来进行储存。由于单木淖周围全是草滩,没有像样的公路,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储存的盐整整三年没有运出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独销局也是一粒盐都不卖给当地百姓。百姓们忍无可忍,在高山堡的“老虎脸”和前山的“三牛鼻”二人的组织和带领下,一举抢了独销局的盐,并放火烧了竹席,一个星期后火焰才熄灭。
单木淖因为有食盐在这里集散,经常遭到土匪大帮们的抢劫骚扰。当时常来的有“漂亮二子”“西黄风”“曹马老四”和“柴字杆子”等人。村民们经常被土匪大帮暴打,个别村民甚至因受到惊吓而得病去世。由于兵匪猖獗,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单木淖村绝大部分生意人远走他乡,这个重要的食盐集散地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单木淖产的土盐虽然差,但在吃盐十分困难时期,村民们也吃本地自产的土盐。单木淖天涝时就有水,天旱时水就干,每逢水干的时候,淖面上就会结出厚厚的白白的盐土。村民们把盐土扫回家去用水熬,再把熬出来的红水澄清亮,用来炒菜、腌菜。有的人还把盐水烧干,结晶成土盐颗粒以便储存。由于盐土里含有大量硝和碱,作为食盐吃起来口感很苦,但再苦也总比没有盐吃要好得多。
解放前,单木淖村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到处开着金莲花、黄花和马兰花。但是春天的单木淖干涸后,淖内就白茫茫一片了,一刮大风,天空如烟雾弥漫,白色就笼罩了整个村庄。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如今的单木淖只是沽源一个普通村落,但关于盐的故事却一直被村里人津津乐道,代代流传。
(资料来源:岳普、陈福山、陈寿山、陈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