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文,1930年出生于大二号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在外村读过两年私塾,回到大二号“洋学堂”上了5、6年小学,1949年初参加工作,从事教育40余年。上世纪50年代,他先后在原二区与县业余干校工作,并在几所小学任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富力强的他,在县城第二小学任校长,工作长达20个春秋。1980年后,在县文教局任副局长和教育工会主席兼督学等职务,直至1990年退休,为沽源县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 王秉文从学生时代开始,一直酷爱书法,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坚持不断和自觉地习练和钻研书法,退休后进入耄耋之年,仍然研习书法笔耕不止,使他晚年的生活依然十分充实和富于乐趣。他的书法承继了颜体形顾挺拔、骨力遒劲和朴拙浑厚的特点,并揉合了赵体外貌圆浑、形态端秀和筋骨内涵的书风,形成了自己用笔沉稳、结体严谨和圆润雄劲的书法风格。 王秉文的书法造诣,起始于读私塾时描红和摹影产生的爱好和兴趣,得益于社会实际应用的鞭策与激励,成就于本人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勤学苦练。 他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踏实刻苦,在同期学童中年龄最小,各科学习成绩都十分优秀,小小年纪便成为班里的班长。以个人的悟性和认真,在书法方面较早地崭露了头角,使学校的先生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从初始学写毛笔字的柳体基础入门开始,在先生的指导下,无论描红、摹影和摹临的每一阶段,他比同班同学总要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书法学习,进入高年级学习后,在先生的安排下,就给同班同学和低年级的学生写仿影。虽然年龄小,凭借一手好字,在读过书的学校和大二号村就有了名气。由于读书时学习成绩优秀与书法的特长,日本投降后的大二号第一次解放时,仅有15岁的他,就较早地先后被推荐到附近一个行政村建校教书和新成立的区政府担任抄写文书。 王秉文的书法兴趣爱好,使他无论走到哪里,文房四宝就随他相伴到哪里,工作之余和家里的茶余饭后,总是不忘练习和钻研书法,使自己的书法水平不断提高。任县城第二小学校长后,书法的名望和环境的变化,除了校内给学生写红模、办墙报和写标语等的书写以外,校外机关单位求贤写字者越来越多,如:会标、奖状、锦旗、牌匾、展览和部门系统标志性大型标语的书写等。这些书法的实际应用,不仅使他的书法才艺有了用武之地,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也为他提供了更多书法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上世纪60至80年代,在沽源县范围内,上至县委、政府,下至科局乡镇和机关单位门前的牌匾,以及街面上醒目的标语,王秉文的书体与墨迹随处可见。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为沽源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崇拜,并成为他们学习书法的楷模。进入80年代后期,县内书法新秀的绽露和时代性广告装饰的出现与普及,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至今仍依稀可见。 王秉文作品选 王秉文,1977年成为当时张家口地区书法协会会员,退休前后,多次参加国家、地区和省、市、县部门与系统组织的书法活动和书法展,由于岁月的辗转,当年很多具体资料未能留意保存和散失,加之本人年老记忆力减退,更多详情难以寻觅。现存资料中,1994年市劳动人事局组织的“张家口市首届离退休干部职工书法展”中获三等奖,2001年市老干部局组织的“张家口市离退休老干部书法展”中获二等奖。 正是: 古镇百年蕴墨香, 先生书法美名扬。 纤毫舞动春秋志, 直把沧桑换鬓霜。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