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专为洗澡放假 在中国,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当时陕西骊山有温泉,秦始皇在咸阳建都以后,便在骊山广修殿宇,砌石成池,赐名“骊山汤”。于是,骊山温泉成了秦始皇的御洗之地,也成为中国最早的温泉宫殿。 据殷伟、任玫所著《趣话洗澡·中国》一书介绍,早在汉代,人们的沐浴习俗已经形成,尤其是《仪礼·聘礼》所载的“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良俗,在汉代已经正式以“休沐”的形式被法律固定下来。汉代至少在官吏中已经形成每五日洗沐一次的制度。《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云:“每五日洗沐归谒亲。”规定官员不但可以洗澡更衣等,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探亲访友、夫妇团聚。 所谓洗沐,又叫休沐,借洗沐为名,出公署休息一日,是汉代朝廷官员法定的假期。汉代皇帝每五日给官吏放假一天让他们回家去洗澡洗衣,并作为法定的假日被固定下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沐浴为理由而制定的假日。 到了唐代,“五日一休沐”改为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浴一次,叫作“休浣”。就连《现代汉语词典》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洗沐,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唐代皇帝游幸的华清宫。 史学家们认为,大约在宋元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城市中出现公共澡堂,而一般人家建房都设有浴室,沐浴就更为普及。就连客人远道而来,主人相迎也要先设香汤给客人沐浴,再摆筵席招待,名曰洗尘。文人士大夫更是酷好沐浴,这在文人笔记中多有记录。 明清时期,沐浴真正深入人们生活之中。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各种服务行业也日渐兴盛,城市中普遍出现“混堂”,大概是入浴之人不分高低贵贱,“混”而洗之的意思。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交上钱,就可入得浴池泡澡。明清人的沐浴生活反映在市民口头文学中,出现了许多以沐浴为内容的笑话。其中一则有关明代才子唐伯虎的笑话是这样的: 据说,唐伯虎在三月初三上巳节于家中沐浴时,遇友人来访,只好闭门谢客,友人很不高兴。也许是碰巧了,唐伯虎六月初六去拜访那位朋友,对方也给他来了个闭门羹,回绝的理由是:正在洗澡!唐伯虎于是在主人家照壁上题诗一首:“君昔访我我沐浴,我今访君君沐浴。君昔访我三月三,我今访君六月六。” 这个笑话的笑点是:六月六在古代习俗中竟然是给狗洗澡的日子!
印度恒河里沐浴的人们。 |
(责任编辑: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