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的虢季子白盘,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浴缸。 在中国古代,农历三月初三叫作上巳节。每逢这天,古人们都要到河边水滨去沐浴洗濯,洗去身上的污垢,以祛除晦气和病魔等不祥。史书上称这种古俗礼仪为“禊(xì)”或“拔禊”。 自古以来,沐浴这种小事,不仅关乎个人卫生,也关乎文化文明。 沐浴中的自由和礼仪 《论语·先进篇》里有一个著名的桥段。孔子和几位弟子一起闲谈,询问志向,别的几位高足谈了他们的宏图大志后,孔子都不以为然。最后曾点谈了他的志趣: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用白话说就是: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听了心有戚戚焉,说:“我赞成曾点啊。” 在河边洗澡沐浴,自古以来就是解放身心的活动。看起来,孔子内心不光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很有对于自由的向往。 暮春时节,去河边沐浴,其实不是曾点的率意想象,而是中国古代的习俗,还专门有个三月三上巳节来固定这种习俗。这个习俗至迟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诗经·郑风·溱洧》中,对此有着生动的描写: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翻译成白话就是这样:溱河,洧河,春来荡漾绿波。小伙,姑娘,手拿兰草游乐。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去过。”“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枝芍药订约。 限于条件,古人们最初只能去河边洗浴。而考古发现证明,至迟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用来沐浴的器皿,也就是说,人们经常在家沐浴了。据考古学家研究,出土的商周陶器和青铜器中,有洗脸、洗足的盆和喷洒地面的壶等全套盥洗用具。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沐”与“浴”的字样。另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古人对洗澡这件事是分得很细的:沐,专指洗头发;浴,专指洗身体;洗,专指洗脚;澡,专指洗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特别励志。也有很多人知道,这句话出自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盘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宋代大学者朱熹早就考证过,所谓盘铭,是刻在成汤洗澡盆上的警句。也许这句话最初只是用来督促成汤要天天洗澡的?当然,也许在成汤那个时候,这句话就早有引申义了! 洗浴不仅有利于个人卫生、有利于身心解放,洗浴中也有不少礼仪。 据说,周公为了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接见求见之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也就是说,洗一次澡要多次中断,握着淋湿的头发;吃一餐饭也要多次中断,吐出口中的食物,来接待访客,唯恐“失天下之士”。 古人很早就把洗澡和德行的修养联系起来。在儒家经典《礼记·儒行》中说到:“儒有澡身而浴德”,也就是说,洗澡不光是肌体的洗浴,更重要的是灵魂的洗礼。旧上海最有名的浴室“浴德池”,就是根据这句典故起的名字。 在中国古代,国事、祭祀等礼仪活动都要沐浴干净,上朝之前要沐浴更衣,甚至还需要斋戒祭祀一番,这是众所周知的礼节。孔子坚持做到“沐浴而朝”,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
(责任编辑: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