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乡愁文化 >

墓园情思

时间: 2019-06-13 16:56 来源: 沽源乡愁 作者: 李桂芬 点击:

  游过九龙泉,已烈日当头,从棠梨沟往东北过来,进入金莲川地段,尽管脚步已经很疲惫了,但还是顶着炎炎赤日,踏进了沽源县的梳妆楼古墓群,目光穿透地层,我似乎看见了一个元代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印记。
  据考古发现,700多年前,闪电河畔曾是汪古部族的封地,其部落首领阔里吉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因在新疆平叛被俘,誓死不降被杀,葬于荒野。13年后,其子将阔里吉思遗体迁回封地,葬于沽源狼尾巴山脚下、闪电河畔。
  梳妆楼古墓的发现,证明墓园的存在无论从历史意义的角度,还是文化价值的传承,都胜过于一个村庄。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墓地从来都是远离市区,远离人群,活人与死人绝对不可以休戚与共、生活在一起的。但是,墓地的情怀与文化,纵然穿越千年,仍然是人类文明与进步不变的主题,永恒的乡愁。所以,一直以来,落叶归根讲的其实不是生者的回归,而是死者的去向。俗话说,千里河流归大海,流来流去折回来,讲的同样是叶落归根的道理。无论是高官贵族还是市井草民,无论是久居海外的华侨还是走南闯北的游子,到去世之后,都要把墓地安置在故乡的土地上,埋回到故乡来。即使是儿女有大本事的,给故去的亲人在外面花大价钱买了墓地,但在若干年后,他(她)的子孙后代仍然会将他(她)的骨灰带回到土生土长的故乡,另择墓地,重新安葬。所以,人类最终的归宿不仅是村庄,还包含墓地。
  墓地,在人类的情感观念里是一个家,和居住的阳宅同等的重要,是眷恋故土,不离弃、不嫌弃家乡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爱家、爱国的民族精神。不管家乡如何的贫瘠、荒芜他们都会坚守着家乡的土地,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过他们的过往,有过他们的记忆,有过他们曾经的幽怨与快乐。因此,墓地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归属,一个村庄如果没有墓地,是不完整的村庄,村庄也因墓地的存在而有了意义与价值。
  墓葬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之一,其目的不仅在于安放死者,更是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种族、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形式。所以,面对梳妆楼里的三副棺木,不管它是不是一个谜,不论考古学家给我们研究出怎样的一个结论,但我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一个几百年来普通的故土难离亦或是回归故里的乡愁故事,没有比这种情感更让人难以割舍而又牵肠挂肚的了。
  因为文化观念的差异,在欧美国家,往往把墓地建在城市中心或离市区较近的地方,并且每隔几十米就有古朴整洁的长凳供人休闲,还有一些简易的餐桌可以在那里野餐。市民在这里休息娱乐,还常常有一些父母陪着老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玩耍,许多游人也结队徜徉于此,观光消遣,偶尔还会有年轻人在这里开舞会。但是,这在中国是不可以的。在汉语中,死人是和“鬼”联系在一起的,墓地更是鬼魂聚集的地方,源于这种观念与认知几千年来深入人心,所以墓地的选择必须要远离人群,即便是在市中心,人们走过也会躲得远远的。
  在很古的时候,人们对墓地就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建筑墓园,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并对此倾注了极其厚重的情思。人活着的时候有归属感,死后也要有归宿感,而中国是农业大国,重视土地,人死之后要回归故里,入土为安。所以,对墓地的选择非常的讲究,在民间叫扎坟。选择墓地,我的父亲生前为自己看过墓地,他说:“头顶一片青山,脚踏一片树林,必然是风水宝地,我死之后就把我葬在那里吧。”果然,父亲去世之后,我们请了风水先生来看,先生站在林前一条东西走向的柏油马路用罗盘一定位,果然是个好去处。
  选择墓地,其次要看地形、地势。主要防止水冲、河刮,这就和建阳宅一样的道理。皇家陵墓、官家陵墓、绅士陵墓等,都要在人没有去世前就要把墓地建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坟院。建造规模主要是看主家的财力、地位来确定的。而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墓地只是在人去世之后开始打坟,挖墓,墓地一般占地是一亩二分,大体有墓穴、名堂的布局。墓穴是按长幼辈分来排序的,先是立主穴位,其下就是子弟穴位,一字排开,长子、次子、三子等,名堂就相当于客厅,是逝者聚会的地方,一座坟院一般埋三辈人,最多五辈,但很少。五代过后,便另择墓地。一些有讲究的人家会在墓地周边栽树绿化,也有建造石人、石马动物之类的。但普通老百姓不会有这些东西做装饰,因为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钱财。
  祖宗的墓地是本家族的源头,是赖以兴旺发达的寄托所在,因而,人们将自己死后能体面地进入祖坟视为一个完满的人生,并通过对祖坟的祭祀维系整个家族。历来,不准埋入祖坟都是对死者的严厉惩罚。由于祖坟如此重要,中国人对立祖的墓地清坟是很严肃认真的。清坟是件保密的事,不能与外人透露。过去清坟,大多数人家以后代多出官员为主要目的,也有淡泊名利,只求个世代康泰,人丁兴旺的。
  虽然前人一直以回归祖坟为荣,但后世也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何处黄土不埋人”之说,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行为也算是埋葬观念的一大变革吧。
  过去人死了后都会有很多的随葬品,是对家乡事物的眷恋与不舍,希望死后还要享用这项东西。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陪葬品,身份低下的人甚至没有陪葬品,身份地位高的死者墓穴里有甬道、耳室、壁画、碑刻的墓志铭等耗时耗力的设施,壁画以辽墓最为多见。老百姓的墓穴虽不富丽堂皇,但也有讲究,逝者生前喜好什么就随葬点什么,主要是寄托哀思,也有希望逝者勿忘前世留住乡愁的意愿。
  二十多年前,公公尚在世,他是一名军人,参加过解放新保安的战争,战场上的硝烟熏坏了他的眼睛,视力很差。我初进他家门时,他已七十有余,我经常见他头枕收音机休息,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听收音机。
  那个时候,有很多农活要做。秋天,我把大豆连同豆蔓一起拔了,背回家里,他听着收音机,跟我摘大豆角。我打小也喜欢听收音机,我与这位老人边听收音机,边谈论听来的故事。我们谈太平天国,谈胡杨合兵,也谈残酷的战争。他知道我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他说在战争中死人是太平常的了,唯一让他欣慰的事情就是他能活着回来,在百年之后长眠于故乡的土地下。现在想来,那是我第一次体味生死,感知回归故土是多么的重要。他去世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里是孤独的。下葬的时候,家里人把那台收音机做了他的陪葬品。
  人类很重视对墓地的修建,随着时代的进步,由过去的土葬改变成现代葬法。有钱的人家,把整个墓地砌成一座院子,取东西南北四个拐角立上大理石的柱子,在柱子上塑个石狮子,院子里栽上松柏。而普通的人家只是请了泥瓦工匠,用红砖把坟墓砌成一个圆形,然后再刮白,地面铺上红砖,俨然是一个家的模样。
  一堆黄土,一块墓碑,一束鲜花,一段回忆,这不仅仅是一个寄托人哀思与心灵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家族文化的体现;是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的乡愁载体;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一种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漂泊海外与埋骨他乡的炎黄子孙都对“家”、对“根”有着深深的渴望。所有的生命,在走过漫长或苦短的风雨交加、爱恨悲喜交织的旅程之后,都将在这里得到安宁、恬静和释然。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