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史话沽源 >

浅析沽源的长城(5)

时间: 2017-11-10 11:02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贾富海 点击:

  四、明长城

  沽源的明长城在哪里,沽源的明长城在沽源与赤城的交界上,也就是之前所述的北魏长城。
  这道长城从赤城县经骆驼嵯坝入沽源县境,沿丰源店乡的三道林、冰山梁、盘道沟入小厂镇境经红泥滩南山到乜虎沟沿沽源与赤城交界入莲花滩乡,经三棵树、榛子沟入崇礼县境。这道长城在明代得到了利用和复修。
  明朝建立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族贵族鞑靼,瓦刺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明前期(1368-1447年)
  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出兵十五万二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将军冯胜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永乐八至二十二年(1410-1424年)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利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代为了确保京城的安全开始修筑长城,前期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长城的基础上进行复修。在原长城边处又挖了深壕,增设烽堠,加高了烟墩,各长城隘口贮备够卫城兵卒吃5个月的粮食,并在墩旁打井,供卒兵饮用,沽源境内的北魏、北齐长城得到了修复。
  明中时(1448——1566年)长期的大规模兴筑
  明代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区,委派总兵官统辖,亦称镇守,九个边防区亦称“九边”或“九镇”。各防区负责修筑各管辖范围的长城,沽源境内的长城归宣府镇。这个时期对长城的修筑特点主要是在城墙上筑墙台、敌台,“利于旁击”;台上置铺屋“以处戍卒”;靠近长城之处筑堡,“以休伏兵”;城垣下留有暗门,“以便出哨”,这是明长城建筑结构的一大改进,使墙体、关隘、烟墩、戍堡共同组成纵深防御体系。现今在沽源境内,冰山梁、三棵树一线的长城上共有烟墩(烽火台)47座、敌楼12座,这些都是在这一时期修筑的。
  烟墩也称烽燧、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式道路的折转处。烟墩形式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叫“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川府城伸展联系的,叫“腹里接火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设一台,恰好在人们视力所及范围内。
  明后期(1567-1620年)长城的重建和改线
  隆庆、万历之际 ,蒙古族伧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隆庆二年(1568年)宣府镇总督方逢时补筑北路长城,将开平卫独石堡(今独石口)圈在长城以内,万历以后,蜿蜒在沽源与赤城交界的长城全部砖包。
  这段长城的毁坏,主要在建国初期的大跃进年代,大炼钢铁时,动员民工将长城的砖拆掉,用于盘炼钢铁的大火炉,邻近长城的村民用长城拆下来的砖盖房屋垒院墙,致使这道长城斑伤留痕、泪洒荒野。
  此文的撰写得到了原任沽源县副县长、张家口塞北林场原场长李宝金同志、赤城县博物馆馆长李沐心同志和张北县文保所所长赵桂香同志的支持和帮助。李宝金同志对沽源长城的走向及所经过的乡镇山脉进行了标注。李沐心同志为我们提供了文字资料。赵桂香同志接到我的求援信息后,积极主动的为我们搜集整理相关长城方面的资料,达20余万字。特别是她无私地送给我“中国•张北——长城论坛”会议后由张北县政府编辑出版的《张北,解开长城之谜的地方》一书,为我撰写此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衷心的谢谢她,谢谢他们。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