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史话沽源 >

燕赵最美的湿地--沽源湿地

时间: 2017-11-10 13:28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卢元贵 点击:


  这里是花的海洋
  金莲花摇曳着金色笑脸
  雪绒花编织着洁白新装
  五花草甸曼舞着七彩霓裳
  这里是鸟的天堂
  百灵鸟歌唱着湛湛蓝天
  白天鹅荡漾着粼粼湖光
  排空长雁交响出和谐乐章
  这里是草的故乡
  蒙古包追逐着春色足迹
  勒勒车亲吻着夏绿芬芳
  清风涌浪沐浴着和煦艳阳
  这里就是被誉为“燕赵最美湿地”
  ——沽源湿地


  也许是为了免却坝上边城的荒凉和色彩的单调,也许是为了给予善良的百姓和纯朴的民风以特殊的褒奖,也许是对这南高北低的地形和平坦舒缓的地势情有独钟,大自然就把丰富的水资源——弥足珍贵的礼物——慷慨地馈赠给了沽源这块多彩的土地。进而,妙手丹青,绘就一幅塞外高原百里湿地长卷。
  沽源,以沽水之源而得名,县名的由来就与水有着密切的关联和不解的情结。滦河、潮白河、葫芦河三大水系纵贯南北,15条大小河流分布东西;5座水库、12处淖泊星罗棋布,10万亩水面波光潋滟。在河北的坝上,在坝上的周边地区,沽源因水而兴盛,沽源因湿地而闻名。
 


  走进沽源湿地,葫芦河湿地花灿草盛,闪电河湿地鸟姿水韵。尽情地展示着湿地魅力,彰显着湿地风采,飘逸着湿地风情,荟萃着沽源湿地的典型风貌。
  葫芦河发源于丰元店乡平头梁南场,曲折百里,流经小厂镇野马营村西时,被七十年代建成的水库大坝拦截成景。每逢夏季,这大坝便成为最好的观景平台。南望,灰鹤独立,鲫鱼跳跃,海鸥白鹭齐飞,野鸭家鹅共舞;若逢水气蒸腾之时,云雾迷蒙,对岸之间,不辨牛马。北眺,塞外牧场,风景如画,颇为壮观的草原景致在这里一览无余。绿色的地毯铺向天际,马牛羊群点缀其间。羔羊跪乳,老牛长饮,骏马狂奔,驴驹静卧。家畜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水边高地上,老黄牛静谧地咀嚼着往事;如茵草坂中,小马驹惬意地蹒跚着童年。鸟鸣马嘶羊叫和着牧人的响鞭,交响出湿地草原奏鸣曲。
  自水坝徒步北行,泥沼没膝,水草齐腰。如果没有长筒水靴相助,只能绕行。水草中,形态各异的鸟蛋,破壳而出的小鸟,跌跌撞撞练飞的雏鸟,新的生命为湿地增添了新的生机。前行,平地间突兀呈现出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绿包。犹如人在绿波中游泳般,因其形状酷似人头,当地人称“人头墩”。景色奇特,行走艰辛。时而踩着绵绵包顶,时而踏着松软平地,由于地表水草根系蛛网密布富有弹性,整个大地在剧烈地震颤,行人不由自主地趔趔趄趄,摇摆不定。然而,我们不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秀:沼泽延伸的绿地,总是像新雨洗礼后那样,绿的清澈,嫩的透明,鲜的水灵。无论天气如何炎热,这里依然沐浴着凉爽和清新。虽劳筋骨,但益心志。只有那些懂得领略大自然奥秘的人才会乐在其中,因为这是湿地草原独具的意蕴情趣。
  收获这神清气爽,有时还会意外地领略到别样风景。高地上,时有几个牧人在饮酒:打一斤散酒,聚两个牧友,把酒临风,猜拳行令。吸一口劣质烟,咂一点臭豆腐,吃两颗花生米,堪比那琼浆玉液,胜似那海味山珍——好一派原生态喝酒法,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早已令游人中好酒者眼馋垂涎而驻足不前——或有醉卧者,一任清风拂面,蚁虫爬行。平原上忽少了几声清脆的响鞭,高地上平添了如雷的鼾声。原野中,忽闻震耳声响,那是两只公羊在争雄:先是虎视相向,然后各自分开,在倒退十几米后,便以冲刺般速度凶猛地扑向对方,犄角相抵,一声山响,震开双方。继续重复着祖先优胜劣汰的比赛惯例,直到一方俯首而结束这场动摇和捍卫霸主地位的较量。
 


 

  顺着凹凸不平的草地继续北行,便来到了葫芦河湿地的腹地——五花草甸。从远处即可看到那招牌上赫然书写着八个醒目大字:“五花草甸,天下第一”。天下第一,还是天下一流?未加考证,不敢枉论。这里是高原湿地的典型代表,有着湿地草原无冕皇冠的享誉。我曾咨询,为何以“五花草甸”来冠名这百花园 ,答复是,“五花”也当如九曲黄河的“九曲”一样,是泛指而并非确指。
  这里土质沃润,地力肥厚,花草自是蓬蓬勃勃,生机盎然。当粉报春花星星点点悄然开放在瑟瑟寒风中时,便预示着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草甸花展的序幕已徐徐拉开。
  天高穹窿阔,地湿黄花肥。夏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七月中旬是最佳的赏花时节:金钟倒挂般的沙参,花序轮伞样的串铃;地椒花花簇似锦,飞廉花鲜艳绚丽;柳穿鱼似在花丛中穿梭,干枝梅如群星四野撒落;色彩醒目当属蓝刺头,造型优美首推莲座蓟;仙鹤草横空出世,马先蒿一枝独秀。硕大的芍药花,粉妆玉琢,亭亭玉立,卓尔不群。古人评花,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在这个花草植物园中,芍药可谓花中之王。看那抢眼的百合花,好像刚刚从瑶池赴宴归来,只因多饮了几杯玉液,面红似火而醉卧花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小而白、纯又美的雪绒花,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洁白隽秀、静静伫立。雪绒花是瑞士和奥地利的国花,在这里却是养在深闺而人未识。自从作家冯骥才先生在蔚县的“空中草原”发现了雪绒花、因而蔚县成为“中国的雪绒花之乡”之后,我们才知道过去这种漫山遍野连牲畜都不肯吃的火绒草,竟然是如此名贵的雪绒花。也许是在这个大花园中,奇花异草众多的缘故,才使雪绒花藏在花丛无人识吧。当我向远方来的朋友介绍这就是雪绒花时,朋友愕然:这种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海拔1700多米的爱情信物、稀有花种,怎么可能会在这里见到?!然而,这,就是雪绒花,这里,也是中国雪绒花的故乡!
  随着季节的变化,花的主流色调也在不断地更替。怒放的金莲主宰着橙黄,摇曳的地榆引领着紫红,飞舞的翠雀降落着靛蓝,摆动的紫参飘洒着银白。绿草映衬,各领风骚,五花草甸在不同的季节,更换着多彩的新装。
  蓝天、白云、丽日,碧草、绿水、清风。
 


 

  走在草甸深处绵长古老而原始的竹排通道上,如入梦幻般的仙境中。芬芳环绕,蜂飞蝶舞,如醉如痴的游人恨不能躺入花丛,拥抱绿色,放飞心情。打几个滚,把那洁白的衬衫变成迷彩蝶衣,头枕着潺潺水流,感恩着滋养万物的生命之源,感悟着“上善若水”的人生真谛。仰天长望,如洗的长空是那样的湛蓝高远,时卷时舒的白云是那样的悠然闲情;俯耳细听,蜜蜂在浅唱,蜻蜓在低吟,彩蝶在私语,就连那喇叭花也在吹奏共鸣;闭目深吸,嗅着那湿地泥土气息伴着淡淡花香,沁人心脾陶醉其中。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可否会有“长卧五花甸,不愿做神仙”的感觉呢?!
  “五花草甸”有着迷人的景,葫芦河有我儿时的梦。
  葫芦河的一条支流绕过村庄,淌过草原,潺潺汩汩,一路欢歌唱到我们村北的洼地,造就了一泓池水,秀美淖泊。我们这个面山背水而居的小村因此而得名“淖卜子”。
  淖的中央有一个迷你岛。岛不在大,有仙则灵。传说,曾经阴雨连绵十六日,河水暴涨,淖泊溢岸,其势如《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然而,水涨船高,小岛依然。长辈们总是心怀虔诚一脸严肃地告诫着孩子们,岛上有神仙居住,千万不可造次冒犯。神仙府地,别有洞天,儿时的我们闻神仙而色变,望小岛则肃然。后来是地质队搞地勘普查测量,揭开了小岛神秘的面纱——原来那小岛与河边的民房等高。神仙怅然远去,但那“神仙说”,却使人们不敢轻易上岛,为保护越来越多的候鸟到小岛繁衍生息,实在是善莫大焉。
  淖边就是村边。烈日炎炎,淖卜正是群娃戏水的乐园。欢乐时光自觉短暂,常常是流连忘返乐而忘餐。屁股上红红的手指印记,那是母亲对孩子的训诫。然而,红肿未退,泪道未干,河水中又现那顺利大逃亡后顽皮的笑脸。母亲一路寻来,先是声嘶力竭,然后只好无奈地望河水长叹。母亲的天性就是像母鸡一样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的天性就是不长记性,追寻着无拘无束的天真。从水中诞生的人类,孩提时喜水之情,更是情不自禁。
 


 

  楚河汉界。月光下,小河边,那是隔水相望两个村孩子们经常“打仗”的疆界。夕阳燃烧罢最后一片晚霞,带着一抹余辉终于消失在地平线,皎洁的月光如水般洒向严阵以待紧张的小脸。“敌人”大部队拖着长长的影子,正在向小河边聚集。匍匐在队伍最后、第一次参战的我,一双小手紧攥着两个小土块儿,胸脯一起一伏,仿佛大地也在跳动。“打”!“大王”一声令下,土块儿飞蝗般投出。虽竭尽全力,但至今也不知我那弹药是投向了“敌群”,还是打到了“战友”。月夜本幽静,万籁自俱寂。那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早已使惊鸟出巢,河蛙缄口,也曾使我多少次从睡梦中笑醒。在那物质和精神生活极端贫乏的儿时岁月里,这样的游戏是那么刺激,那么开心,那么回味无穷!
  淖边大大小小的水坑中,有我们小时候经常把玩的“王八盖子”。雨后天晴,它就会露出红红的如拇指大小的肉体来晒太阳,放在手心,就会极不情愿地扭动着指盖般大小硬壳的身体,摇摆着长长的尾巴。“啪”地扔到水中,便会立即潜入泥底。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小水生动物叫做“鲎”,亦称为马蹄蟹。因其问世4 亿多年来,仍保留着原始古老的相貌而被称作“活化石”,且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这个经常与小蝌蚪为伍、疑是蛙类近亲的鲎,不以体小而猥琐,不因泥塘而龌龊,坚守自我,始终不渝。鲜为人知的身世,顽强的抗争意志,令人顿增几分爱怜,几分敬意。
  淖中有悠然的鲫鱼。“细雨鱼儿跃,微风燕子斜”。人们像呵护吉祥鸟燕子一样,从未去品尝那鲫鱼鲜美的滋味。每到冰面溶化之时,春风把冻僵的鱼推到岸边,人们车拉担挑,晒成鱼干,那原生态纯天然肥美的鲫鱼,竟然自生自灭而成为猪的美餐。人不能吃鱼,这是从父辈那里沿袭来的一条定律。是因为有刺在身不敢吃,是宗教信仰的顶礼膜拜不能吃,最终还是为呵护这鲜活的生灵而不愿吃,直到现在仍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家乡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连同那流经的河道和草原,早已在非常年代被垦为农田。儿时的游戏,平淡的琐事,成为今生沉甸甸的记忆。几度梦魂萦绕,仿佛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那啮噬心灵的呼唤:那淖,那水,那鱼,那鲎,归来兮!
  如今,在这草原休养生息三年后生机勃勃的葫芦河湿地,终于初绽儿时意韵,始现梦中情景。
 


  如果说葫芦河湿地繁花似锦、碧草如茵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那么,闪电河湿地流水缠绵、飞禽竞秀则是造物主的匠心独运。  
  “五花草甸”的北缘座落着沽源县城。在县城东6万多亩的原野上,草原、河流、淖泊组成了典型特征的坝上高原复合型湿地——闪电河湿地。独特的生态价值,秀美的自然景观,2009年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跻身于全国100家湿地公园行列。
  闪电河因其水流曲折形似闪电而得名。闪电河宛如一条玉带,闪电河水库和水泉淖好似镶嵌在金莲川上的两颗明珠,湿地便形成了玉带缠绿野,明珠镶青川的景观。
  每逢盛雨季节或上游水库溢洪,站在转佛山,只见一条白练自南山脚下逶迤而来。时而盘旋时而徘徊,那顾盼留连、犹豫不决、一步一回头的彷徨,似隐藏着心底秘密的少女,怀着对这大草原未了的情结,九曲回肠,踯躅不前。于是那水,少了汹涌澎湃豪爽粗犷北方汉子的阳刚之气,却多了些涓涓细流婉约妩媚南方女子的阴柔之美。闪电河,三十曲玉带,流淌出滦河神韵。就是这千回百转,方显出千姿百态,才有了闻名遐迩的“滦河神韵”湿地一景。转佛山与闪电河,山为赏水应运而生,水以依山婀娜多姿。山水和谐,相得益彰,鬼斧神工,浑然天成。山因水而青,水因山而秀。如果没有那俯瞰水的高台,这靓丽的风景也会黯然失色,自然也就少有文人墨客的赞美与游人的惊叹。
  天苍苍,野茫茫。闪电河湿地,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底蕴。这里曾经是辽、金、元帝王的游猎、避暑胜地,是这三朝夏宫所在地,也是蒙古草原联系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我曾在《沽源感怀》中写道:“塞北苍茫野,大漠连胡天。闪电河千回百转,八百里金莲平川。遥想当年,水草丰茂,游牧族天堂乐园。辽金元竞雄称霸,饮马沽水,投鞭南下。甚嚣卷大纛,铁蹄踏中原。曾记否?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只逼得南宋一隅偏安。”
  湿地西岸的小宏城遗址,是忽必烈称帝建元后由金莲川幕府扩建的察罕脑儿行宫,记载着从上都到中都必经之路的咽喉要塞,也见证着这位叱咤风云的大帝,在这里整兵兴武、厉兵秣马的丰功伟绩而龙起漠南。
 


 

  闪电河畔那座矗立数百年的梳妆楼,人们一直传说为辽代萧太后梳妆打扮的绣楼。 “虢虢河流岸春草,画楼金粉已成尘”,诗人关宁特别注释那“画楼金粉”指辽代的萧太后梳妆楼。然而,这美丽的传说却被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专家于2000年所颠覆而改写。考古发现,梳妆楼原来是元朝成宗皇帝的驸马阔里吉思墓葬的享堂。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考古中国精选《梳妆楼揭秘》曾经热播尽述。但无论是天生丽质、文治武功的巾帼英雄萧太后的梳妆绣楼,还是战功卓著、地位显赫的阔里吉思的墓葬享堂,历史向后人讲述的是:在这草肥水美的金莲川广袤的原野上,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也孕育了浓郁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昭示的是这里曾经的辉煌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回望历史,漫步湿地。这里是花的世界,这里是草的故乡,这里是鸟的天堂。花,虽无“五花草甸”花展一般的盛况,却到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知名的不知名的花朵,不为游人是否欣赏而寂寞,尽情地依偎在坦荡绿荫之中而静静地绽放。不经意间,就可看到处处是风景,一路格桑花。草,虽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却雄风犹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地引领着塞外草原风光的潮流。假如有人驾着那古老的勒勒车从草原走过,车轮上仍然会有那绿草的嫩汁在流淌。草原锦绣团簇,湿地花香鸟语。这里是候鸟迁徙、停歇的重要中转站和繁殖地,并栖息着众多珍稀濒危鸟类。在那波光粼粼的水泉淖水面上,上千只白天鹅如铺银堆雪,起飞时划水的沉重,临空时身影的娇健,降落时滑翔的优美,摄影师定格只在瞬间,游人和欣赏者却成为记忆的永恒。鸿雁排空,白鹭曼舞。体态优美的黑鹳,勇猛威武的金雕,颈粗腿健的大鸨,机警艳丽的中华秋沙鸭,这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或偶尔光顾,或暂驻小憩,更增加了鸟类爱好者对湿地的向往。夏秋之季,数万只候鸟在这里聚会:或空中翱翔,或水中嬉戏,蔚为壮观的场面,平添了多少诗情画意;或激昂长鸣,或柔情细语,天籁之声,交织着湿地的喧闹和幽静。尽管湿地中有着丰富的生物,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但每逢秋末,当地村民仍要投放玉米等食物以补给,为的是使这些远方的佳宾身体康健,祝愿旅途愉快,希冀来年安返。
  葫芦河和闪电河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位于两河流域交汇处的沽源县城,恰似镶嵌在这条美丽项链上的翡翠吊坠。五十年代,引葫芦河水入城建造青年水库,形成一水中分东西城的县城格局。水,是城市的灵魂。有了水就有了秀气,有了灵气,也就有了人气。2009年,沽源县委提出了打造“草原水城”的构想,建设湿地公园和水上公园,开挖人工湖和环城水系。不久的将来,一个“绿树掩映一环水,芳草清香半城湖”的公园式水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让生态美浸透沽源人的生活,而且为沽源湿地增添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被誉为“地球之肾”。沽源湿地是距北京最近、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湿地之一。既是沽源的名片,也是沽源的品牌,更是沽源的王牌。既为当地调节区域小气候、净化水质、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环京津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之一——须知,座落在沽源北边、锡盟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沽源湿地为京津阻沙源,静水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当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
  为了保护好这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2008年以来,沽源县委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展开了以“禁牧和节水”为主题的两场革命。就传统的放牧业而言,草载过牧将会成为历史,虽然,沽源暂时会失去一道塞外草原牛羊遍野波澜壮阔的风景,然而,得到的将是湿地的新生和生态的复原。虽前路漫漫,但曙光初现。因为这美丽的湿地,大自然不仅是赐予我们这一代人,也不仅仅是赐予人类自己!
  让我们为燕赵最美的湿地祝福吧,她的明天将会更加璀璨!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