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沽水风华 >

那些与美有关的记忆

时间: 2019-04-04 12:36 来源: 沽水风华 作者: 修翠云 点击:

  诗人张潮说:“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这些赞美之词,是为美女天然丽质而言,没有最美只有更美。女人爱美,古今誉为天性。古代美容技术虽落后,女人仍用一些物理方法化妆。现代女性能“改头换面”,能随心所欲,化妆精细得无微不至,就连沽源县的化妆品市场都变得异常繁荣,化妆品种类琳琅满目,遍布大街小巷的化妆品专卖店、美容美发店为女人们的容颜锦上添花。
  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还处于贫困状态,人们注重较多的是解决温饱问题,女人们对于化妆,还保持着艰苦朴素的观念,用的化妆品也只能说是护肤品,如果谁浓妆艳抹,就会被看作生活作风有问题。女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紧跟时代观念,精神追求和经济条件相辅相成,简单干净就是美了。记得那时家里的红柜上面摆放着一个小红匣子,里面装着梳子、篦子、几只小黑发卡、几根毛线头绳,这是一个梳妆盒。除此之外还有一对带着支架的小圆镜、一个雪花膏瓶子,这是母亲出嫁时的嫁妆,也是母亲当年化妆的全部家当。
  那个白瓷雪花膏瓶盖着淡绿色的盖子,打开瓶盖便飘出淡淡的香味,那是雪花膏独有的醇香。母亲每每出门前洗脸后就在脸上擦点,那时母亲年轻,擦了雪花膏后皮肤更加滋润,白皙、细滑且好看。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背后,辫梢扎着浅粉色绸带,这是母亲留在我心里最美的形象,也是那个时代女人们的普遍形象。女孩一般梳着两根麻花辫,既单一又传统, 却也是当时最流行的发型。
  或许是被雪花膏香味诱惑,或许是女孩子的天性唆使,一次母亲出门办事,我拿起那个神秘的小瓶,打开盖子,用手指蘸一点点雪花膏,对着那面小镜子往脸上擦。怕母亲回来发现,只是偷偷地擦一点点。仅这一点点, 让我感到从心里往外都美滋滋的,大概这就是一个小女孩爱美的初心吧! 
  母亲的雪花膏擦完了,就到公社的供销社去打。一次我跟她一起去, 看见供销社的柜台上放着好多商品,其中有一个大大的玻璃瓶里面装着白色的糊状物品,那就是雪花膏了。母亲把空瓶子递过去:“打点雪花膏。” 售货员接过瓶子把它放在秤盘里,称完空瓶子重量再打开大雪花膏瓶,用一个圆头长把小板在里面舀出来一些雪花膏,装在母亲的小瓶子里,然后再放到秤盘里面称,将空瓶子的重量除去就是雪花膏的重量了。那时的雪花膏老少皆宜。花几毛钱就能打一小瓶,从四五岁到上年纪的女人都能用。上学以后,我也和母亲一起享用那种散装的雪花膏了,一直持续用到小学毕业。
  脸是女人的门面,微笑则是这个门面的精华,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 会让微笑变得更加妩媚。刷牙既是讲卫生的一个习惯,也是化妆的一项内容,除了带给人美丽,也带给人口腔的健康。那时候商店里卖的牙膏种类也不多,中华牙膏是最常见的,这是最早的国产牙膏,也是人们最常用的牙膏。现在各种功能、各种品牌的牙膏层出不穷,但我还是喜欢中华牙膏, 也是出于对这个牌子长久使用的信任吧。
  70 年代末期我上中学,要离家住校,去过集体又独立的生活,新鲜而兴奋。母亲为我准备生活用品,化妆品是女孩子必不可少的,母亲也想尽最大能力,让女儿以漂亮整洁的面貌去开启人生最美丽的青春时光。
  开学前两天,母亲带我去供销社,买了一个铁皮暖壶、一个搪瓷洗脸盆、一个白瓷红梅花的漱口缸子,还买了牙刷、牙膏、香皂、毛巾等物品, 当然也买了一瓶雪花膏和一盒凡士林擦手油。少女时代的我拥有了第一份化妆品,视如珍宝,爱不释手。
  这时宿舍里有女同学用品牌化妆品,她们用一种叫作“雅霜”的雪花膏, 雅霜也是最早的国产化妆品之一,产地上海。也有同学用“万紫千红”香脂,还有铁盒装的“百雀羚”“红梅”香脂。用雅霜的,实乃富裕人家的孩子,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还是用瓶子打的散装雪花膏。那时候青春靓丽、风华正茂,不论多么简单地化妆,人都显得十分精神,其实那也算不得化妆,只是为了保护、滋润皮肤。坝上冬天的寒风和夏天的烈日使皮肤显得干燥粗糙,有“坝上姑娘,个个漂亮,一边一个红太阳”之笑谚。其实就是寒风烈日把女孩子们的脸涂抹成红云丹霞,擦点雪花膏是对皮肤很好的保护。
  细心的女同学会把用完的雅霜瓶子留着,再到商店去买散装的雪花膏,这样就有了雅霜长用不竭的感觉。
  这时候发型也开始变化,人们一阵风似的剪去辫子梳起短发。也有梳小短辫的,就是那种用皮筋刚刚能扎住,齐齐到发梢的小辫子,或者能编麻花的短辫子,头绳由毛线绳、塑料发丝变为用各种颜色的皮筋。成年女人也梳简发头、青年头,既流行又干练,也是一个时代女性美的标志。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家推行了一系列富民政策,贫困人口急剧减少,人们从物质到精神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成家后居住在县城,东围子的百货商店开始出售一种叫作“面友”的护肤品。它比“雅芳”牌粉底霜黏稠,很难抹开。传统审美观有“一白遮千丑”之说,坝上女子有了“面友”,就等于拥有了一张白脸,所以“面友”备受女人青睐。胭脂是不用的,坝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赐给女人们脸上两朵红云,无须涂脂了。而“面友”那单调的白,把女孩子们的红脸蛋美化成粉面桃花,煞是好看。也有女孩擦得太多太白,人们笑说是面粉擦在了脸上,或者说掉进面缸里啦。清晰记得有位老人说“见一女孩脸像涂了一层大白,用刀刀能刮下二两”之类的玩笑调侃,现在想起来的确还有点好笑。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妆品的种类逐渐增多,人们很注重梳妆打扮,香粉也走进女人们的生活中。记得有一种作“海棠红”的香粉,绿色的盒子上画着海棠花,我和一个姐妹每人买了一盒,那淡淡的香味很诱人。清水净面,略施薄粉,既白净又清香。照照镜子,穿着时髦的绿军装怯怯地走出门去,素脸便多了几分俏丽。
  80年代末期,爱美心切的女人们有了多种可以选择的化妆品,记得自己曾用过的有“紫罗兰”增白霜、铁盒子的“友谊”香脂、“百雀羚”香脂等。姹紫嫣红的化妆品时代到了,东围子转角处老百货商店的柜台上香粉的种类也多了起来,有“节日”香粉、“洁丽”香粉等等。圆圆的纸盒子带着镜面,装在里面的粉末飘香。女子要上街之前就拿两根指头撮一点粉末放于手心,滴两点水珠儿打湿,两手往脸上仔细搓揉,笑脸立刻变得白白净净,很是美丽。与时俱进中,女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单一的白脸了,人们也开始用胭脂、画黑眼圈、描眉,一张张朴素的面孔被描绘得美妙绝伦。
  身为女子本就庆幸,拥有一种好化妆品更是骄傲。“奥琪”增白粉蜜电视广告热播,大城市的女人们开始享用时县城还没有销售。爱人在省城读书时放假给我带回一瓶,令身边的女人羡慕不已。或许是一种优越感, 或许是一种爱的滋润,总觉得那淡淡清香悠远了自信、温润了柔情。哪怕一块散发幽香的香皂,也能使平凡的生活溢出动人的诗意,更何况是当时的品牌化妆品。
  20 世纪90 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开始普及, 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护肤化妆品市场也扩大了空间,一改过去国营商店独家经营的局面,个体日化店、化妆品专卖店在沽源县出现。老字号化妆品专卖店的开业,把名牌产品带给爱美的女人们,女人们的消费观、审美观都在升华,而雅霜却被人们彻底遗忘了。
  随后,精明的商家瞄准了女人这一高消费人群,县城相继有好几家日化商店开业,特别是南方化妆城,种类多服务好,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除了这几家大的专卖店外,多家小规模的化妆品专卖店也相继而出。化妆品商店繁荣的同时,美发店也不甘落后,理发店改名为美容美发店。县城东围子的国营理发馆,过去基本是为男性顾客服务的,剃头、推头、刮胡子, 偶尔有女人去剪个短发,所以也叫剃头棚。个体商户不断兴起,一对中年夫妻看准了苗头,在青年湖大桥东头开了第一家个体理发馆。他们从国营理发馆退休后学习了烫发技术,烫发便由此开始在沽源县流行,也着实红火了他们的生意。一开始不论年纪大小,烫的都是那种小碎花的短发,就像现在老奶奶们烫的那种发型,属电热烫。后来各种发型逐渐流行,烫发梢的、烫前刘海的,还有冷烫的。上海发廊进入县城后,将各种离子烫、陶瓷烫引了进来,美发店开了一家又一家,美容美发达到了一个高潮期。
  人们洗发也讲究起来,一改原来用碱面、洗衣粉、香皂洗发的传统,各种洗发膏、洗发水很受女人们的欢迎。女人们更钟情带有香味的沐浴露或洗发乳,除使用功能和用途外,也可享受洗护用品带来的芬芳。
  这时的女人们除美发化妆外,也开始学会用黄瓜敷面、用面膜贴面,雪花膏便成为历史名词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诠释和要求也在变化。化妆品更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各种品牌蜂拥而出。化妆也不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们同样拥有了化妆美颜的权利,有了男人们自己的牌子,“大宝SOD蜜”也走进男人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更多品牌使女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适合各种皮肤的化妆品满足不同物质条件下人们的消费需求。除了“郁美净”“大宝”外,还有“雅芳”“隆力奇”“百雀羚”等琳琅满目的牌子供人们选择。那时我为女儿选择了“郁美净”儿童霜,自己也选择合适的化妆品,“萱姿”“欧诗曼”系列就用了好长时间。
  这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境界,在选择好化妆品的同时也注重保养,女人们打破传统观念走进了美容院。
  沽源县最初的美容院是由几家美发店兼营的,理发店的师傅在给顾客美发时,向顾客介绍纹眉、纹眼线、打耳洞等简单的项目。说到此,摸摸自己的双耳,这两个为美而穿的洞洞就是在当时的第一家美容店打的。那时候操作简单、价位便宜,女老板先用酒精棉球给耳垂消毒,再用穿钉枪穿钉,最后涂上红霉素药膏。几天后,耳朵眼长好了,把那两个钉钉拔下来换上自己喜欢的耳坠或耳环即可。这家店还兼做纹眉、纹眼线等简单的美容,这在当时是很赶时髦的,女人们开始用美容术来美化自己,同时也开启了沽源美容的新时代。
  发型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各种新潮发型开始流行。我很喜欢那种三齐边发型,整整齐齐的头发很好打理,显得年轻有朝气有活力,像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文艺而又优雅素净。
  随后爆炸头、大波浪都流行起来,人们一改往日乌黑的瀑发,各种颜色相继亮相,可谓是五花八门。洗发用品也有了“飘柔”“潘婷”“雅芳”“清扬”等品牌,护发素、养发香波把女人的头发打理得柔顺光亮。女人们的头发,不再是“见识短”的代名词,而是“飘逸潇洒总相宜”的风度体现。
  飞速发展的沽源县,人们物质生活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完美,养生逐渐被多数人认可。县城的汗蒸馆、桑拿馆、推拿馆相继而出,美容院更是数不胜数。人们除了运动健身、服用保健品强身外,更注重自身的保养。女人们为了给自己增加自信,走进美容院做皮肤护理、拔罐减肥、做身体调理,经过美容师灵巧的双手按摩,加上品牌化妆品的装饰,做过保养后的女人皮肤变得靓丽细腻。现在县城里上班族的女人们,大多随身携带着美容养颜、汗蒸推拿、泡脚理疗等多张会员消费卡,美容形式早已不受任何传统观念的局限,网络销售也给女人们的化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巨变,化妆打扮不再被视为不良习惯。
  女儿工作后,走出国门的机会很多,她给我买的化妆品也从国产调到了国际品牌。她每次到欧洲国家出差,都会给我带回各种品牌的化妆品, 最常用的是“欧莱雅”“兰蔻”系列,身边的朋友也有用韩国、日本的, 等等。
  现在大街上的俊男靓女,各自展示着自己的风姿。现代人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更多方面,对香的追求也不局限在化妆品上,出门前喷洒香水,卧室里放上清新的藤条扩香仪、香氛烛,洗护用品也必须是喜欢的味道。喧嚣生活中的这一缕缕香气,带来的是深陷温柔生活的片段。
  时下越来越多的日化用品在美化人们的同时,将功能性和愉悦感加在一起,才算得上是完整的体验。唯美派的人生字典里,出现最多有关美的字眼就是女人。女人们先用洗面奶洁肤,再抹上保湿霜,接着涂化妆品, 最后还不忘点上口红。
  女人的化妆,是容颜也是精神。不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富足,也体现出人们对美的理解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女人的化妆,是艺术也是风景。当时光流逝,风华褪去,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年轻美丽优雅,化妆便成了女人们生活中的必修课。沽源的女人们在充分享受化妆品带给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在美化丰富自己的心灵,给灵魂适时“化妆”。读书、写作、郊游,乐观生活、热爱生命、自爱自重, 让美丽保鲜,青春永驻。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