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大二号 >

大二号大集体时期的劳动生产(5)

时间: 2017-11-04 08:57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温秀荣 点击:

  秋收时节,全民参战,农村有俗语“八月秋忙,绣女下床”,真是像一场战争。天不亮就起床,天刚亮就出工,中午有时带干粮,带水,地里吃。有时回家速吃一顿。下午干活到太阳落山。抢收归仓,否则大风刮起来,秋霜降下来,刮掉了籽,冻死了秧,农作物都是要减产的。
  收割完庄稼然后就拉地。就是把地里的庄稼都拉回场院里去。每个队都有自己的大场院,把队里的莜麦全部垛在场院里,晚上还有人专门下夜班,主要防止丢失和火灾。每个队都套几十辆牛马车,每车跟上两个人装车卸车,场院里有专人垛垛,把庄稼个子垛成圜丘状的大垛。天天拉地。天天垛垛,拉完后,场院里垛起的庄稼垛,就像一圈大大的蘑菇状。地理的庄稼还没拉完时,因为怕上冻,就安排人耕地了,耕哪块地,地里就有专人倒庄稼码子,以方便耕地。耕地一直持续到土地封冻为止。耕多少算多少。地里拉地赶车的人、装车的人、倒码子的人、蹓山药的人、捡大豆的人走得像蚂蚁阵。
  接下来要搞整园田、修水利。这是机械学习外地外省的农业生产经验。把土地都整理平,大块的地打成一块块整齐的小块地的样子。刨石头、修水库堤坝。
  拉完地就打场了。大集体生产的最初,有的农作物都是用碌碡碾的,也有的是用连枷打的。后来大约在1960年以后有了东方红、康白英等牌号的脱粒机,就用脱粒机给莜麦、小麦脱粒了。
  大豆、豌豆等豆类和胡麻都一直是用碌碡碾场。
  碾场的场面非常地壮观。首先是一部分社员被队长安排铺场。他们起五更把要碾的庄稼平铺在场院里,铺成一个一个的大圆环。起早是为了趁庄稼带着冻劲儿,不容易脱粒。
  一匹马拉一个碌碡,一个放碌碡的把式一般手里同时抓3、4根或5、6根绳,他用绳的长短控制马的位置,把这几匹马分一竖队排开,也有前边3匹马,后边一匹马的,大二号人叫“三环套月”,然后鞭子一甩,吆喝着,让马跑起来。碾场的场院里,甩鞭子的脆响声、马嘶声、马蹄声、吆喝声响成一片。这几匹马在指挥者的指令下渐渐缩小包围圈,到最后都碾完,同时有翻场的人,用叉子把胡麻或大豆翻过来,再碾一遍。这个活儿要求的技术性挺高,不会放碌碡的人,指挥不好马,马爱放惊,碌碡伤人,很危险,也碾不干净庄稼上的籽。
  碾完后,就是收场、扬场,过筛子,装口袋。另有一队人马把粮食拉到公社粮库去卖粮,流水作业。
  扬场是技术活儿,要靠不大不小的风力和手腕上一扬一抖的技巧,让风把麸皮吹走,籽就落下来。
  过筛子。一种是男人用筛子打筛圈筛。一种是一个女人往拉筛上倒籽与麸皮的混合物,另两个女人拉拉筛筛。用这两种方式把干净的粮食收拾出来,碾场完成。
  60年代后就开始有柴油机带动的脱粒机了。解放了不少人工劳力。开始的脱粒机没有传送带,需要把庄稼硬塞进去,后来的脱粒机有了传送带,喂机子就容易多了。用脱粒机打场过程是这样的:拆莜麦垛的几个人、倒个子的几个人、拆要子的几个人,一名机子手,专管机器。一名喂机子手,脱粒机尾部出来的东西需要几个抖秸子的,把秸子用叉子挑到一边去,再有三个人把籽与麸皮的混合物推到远处去待扬。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