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现代文学
代人写信的老头
时间:2014-02-16   作者:江南   来源:未知   点击:

    代人写信也可以成为一种职业,在如今大概 是不行了。但在五十多年前,那时农村识字的人少,而因生计所迫,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下关外、去新疆的(那时不叫打工)人很多,而那时的电话远没普及,电 报又是一种奢侈品,负笈在外的人要想与家乡人取得联系,只好求诸书信形式了。因此,代人写信就成为农村一项惠人利己的职业。

    我所认识的代人写信的老头姓明,全名叫明全福。家住我们潘庄村的南边明楼村。他一般是在常庄集上坐摊写信。从明楼到常庄有两三里路,明老头每次赶集都得从我们村子西头经过,而且大多是步行。所以我们早早就认识他。

    明老头看上去大约有五十来岁,细长身材,白净皮肤,花白头发,瘦长脸,没有胡须,只上唇留一抹灰白的短髭。从穿戴上来说,既然是读过书的人,就与一般庄稼人 不大一样。头戴八块瓦的黑色帽垫,帽垫没有帽檐,为躲避阳光,帽垫下边好夹一折白纸,把前额遮住。穿一袭灰色长衫,下边是土黄色的长裤,裤脚系着黑带,脚 穿白色布袜,套一双黑色白底的布纳鞋。肩上背着褡裢,那褡裢是手工缝制的,白蓝相间,做工异常精细,下面缀着素白的穗子。到了冬天,改为灰色毡帽,外加两 只白兔毛的护耳,上身棉衣棉袍,外罩一马褂,扎一布腰带,都是黑色的。为走路利索,常把棉袍前襟的一角扯起来,往腰带上一掖。寻常,他迈的是八字步,吐的 是圆唾沫,说话面带微笑,声音温润,带点儿沙哑,就跟电影里卓别林的配音差不多。

    他摆傩的位置一直是在邮政所门外。一张方桌,两条长凳,他自己坐一条,侧面一条,是让给顾主坐的。如果求他写信的人多了,或匀着坐下,或干脆在周围站着。他 不嫌人多,像众星捧月似的,他觉得那样更好。桌上铺一面老蓝色的印花包袱,包袱上置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那墨盒是铜质的,剔明闪亮。冬天,墨盒常结冰,他双 手捧起来,用嘴不停地哈热气,或者把毛笔尖含在嘴里,把笔头暖化。后来跟上时代感了,改用自来水笔(钢笔)或蘸水笔,不过那握惯了毛笔的手势依然没变。

    常庄十天有四个集,一六三八,一六是小集,三八是大集。明老头是每集必到。那时候,我正在常庄小学读五年级,每天上学放学都从邮政所路过,出于好奇,我时常在那儿驻步观望。

    桌面上除文房四宝外,还有一达信封。信封是牛皮纸制作,竖式,当中印一长方框。信笺儿不是专用的,而是以代销点常卖的那种说白不白,说黄不黄,灰不溜秋的,类似于包装纸的大张纸,折叠成十六开,用刀子一裁,成了。那时候,物资紧缺,因陋就简。

    替人写一封信的报酬,包括信封、信笺在内,只收两毛钱。寄信时要到邮政所柜台前去办。那时,寄平信八分,航空一毛,挂号两毛。

    尽管集市上人声嘈杂,但在明老头这里是相对安静的,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写信之前,先要读对方的来信。明老头眼花,手里拿着信笺,须得把胳臂伸直了,当伸得 不能再伸的时候,那长长的眉毛还得展几下,才能辨认出来。老头读信时,声音娓娓。由于年老了,时常流口水,一边读一边不断地往里吸气。他还有个习惯,读信 时,每句话前边都好加上一个“是”字。如果是对方写字潦草,或遇上了生辟字,老头加的“是”字就更多。

    老头写信一般不打草。但要听写信人口述一遍,把要说明的问题讲清楚了,他再复述一遍,然后才动笔。

    开头先写对方名字或称谓,如:“建国吾儿”,然后是问候语:“近来身体健康吧?精神愉快吧?工作顺利吧?”被称为“三吧”。随后是:“上次来信收到,内情尽知。”接下来是:“今去信,不为别事,只因为……”开始汇报家中境况。那时候,正是19591961三年饥荒中,农村水肿病多,饿死的人多。因此,在我印象中,明老头为人写信时使用概率最多的几句话是:“某某得了水肿病”、“某某因饥饿而死”、“家里缺吃少穿,队里又催缴缺粮款,因此,急需汇款多少元,才能解燃眉之急”等等。概括起来就是让对方尽快寄钱。

    最后是祝词。往往是把开头的“三吧”再重复一遍。那时候,好像不曾用过“万事如意”。大概是因为生活中不如意事太多,抑或是这个词汇还没发明出来。在我印象 中,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才开始出现“万事如意”,而且一下子红火起来,新年贺卡、电视电话,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万事如意”。

    信写完了,向对方通读一遍,需要补充的,就在边角处加上一句。然后折叠装封。有的还要夹寄粮票、布票、老人或孩子的照片等。不过,这样的信,为防丢失,明老头叮嘱对方,一定要寄挂号信。

    那时候,我还不会写信,觉得写信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1961年底,我父亲因饥饿而死。办完了丧事,在家人的鼓励下,我终于向在徐州6057部队服役的哥哥写了我平生第一封信,信中,我模仿明老头写道:“今去信不为别事,只因父亲已于腊月初十日凌晨因饥饿而死……”

    1962年夏天,我到县一中上学,再没见过明老头。后来听说,因为明老头的出身成分不好——大概是富农吧,文革中被红卫兵揪出来批斗,他写信用的文房四宝也被砸烧。至于后来怎样,我就不知道了。

    (于北京龙潭湖畔向阳居)

(责任编辑:江南)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