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辉原是河南禹州的一个普通乡下小伙子,禹州是全国发制品集散地,当地有很多收购头发的人。1992年,杨光辉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贫困而放弃了读书,走村串户做起了收头发的买卖,几年后还自己干起了假发作坊,20出头就每年有100多万元的收入。 2003年,杨光辉听说有一家香港假发公司想到内地来办分公司,那家公司也是杨光辉的客户,杨光辉就邀请他们办到禹州来。禹州原材料充足,香港方面就采纳了这个建议,并聘请杨光辉为董事,年薪50万。自己的作坊每年能赚100多万,却去给别人做年薪50万的董事?这是明摆着的吃亏事儿,但杨光辉竟然同意了。当时很多人都说杨光辉傻,但杨光辉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走一步看一步虽然稳,但也是没远见的表现,一定要走一步看两步才行,不能被一点眼前的小利益或者小牺牲给困住了!” 杨光辉担任那家港资公司的董事后,精心管理,认真钻研技术,在把公司生意搞得蒸蒸日上的同时,自己对于假发制作的水准也越来越高。也就在这过程中,杨光辉掌握到了一个新行情——牦牛毛也可以做假发!牦牛毛制作的假发不仅和人发制成的假发外观一样,手感和色泽都也毫不逊色,牦牛毛的价格比人发要便宜10多倍,但做成假发后的价值却是人发制品的一半,利润空间更大。 2006年初,杨光辉辞职离开了港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假发加工厂。他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欧美市场,并通过以往的关系找到了一家美国发制品经销公司,美方代表看了他的样品后非常满意,当即签订了一笔价值300万元的采购业务。订单有了,但牦牛毛还没有收购回来呢,杨光辉马上又开始收购牦牛毛,可这时牦牛毛的市场价却刚好出现了大波动,每公斤涨了七八十元,几乎翻倍!这样的话做完订单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赔进去50多万元。员工们都劝杨光辉终止合作,或者和美国公司商量一下更改价格,但杨光辉却决定就按原订单供货。“对客户也是要走一步看两步,不看以后光看眼前是不行的,哪怕亏本也要完成订单,为了以后的长远发展,该吃亏的时候就吃些亏!”他这样对员工们说。 订单完成后,杨光辉果然亏损了56万之多,美国公司得知他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依旧坚守信誉,非常赞赏,几天后就签下了长年合作协议,年供货量增加到1800万元,不仅如此,那家美国公司还给他介绍了一个大客户,一家专做南非市场的韩国假发公司,韩国公司的代表赶来考察了一番后,当即就敲定了一笔高达1200万元的订单…… 就这样,这张亏了56万元的订单,却为他打开了新局面,原本不理解杨光辉的那些人都无不对他心生钦佩。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的假发市场越做越大,销售额更是连连提升,从2011年开始就冲破了一亿元。禹州共有20多家假发企业,杨光辉不是起步最早的,但他却在短短几年里成为了假发行业的领军人物,被人称为“假发行业的松下幸之助”。不过对于这个称呼,杨光辉却有自己的看法,他经常这样既谦卑又实在地感叹说:“很多人都说我会做生意,其实我只是敢于吃亏罢了,回头看看走过来的路,我先后吃过两次大亏,但也正是这两次大亏成就了我的今天!”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