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沽源特产
赵老师话黄花 || 赵明远
时间:2018-08-07   作者:赵明远   来源:沽源网   点击:


沽源特产——黄花

  黄花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四川的一种调味配料蔬菜,花期8月,采摘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是席上珍品, 具有清炎、清热、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辅助疗效。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种。“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


形态特征

  植株一般较高大;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叶7至20枚,长50至130厘米,宽6至25毫米。花葶长短不一,一般稍长于叶,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圆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针形,下面的长可达3至10厘米,自下向上渐短,宽3-6毫米;花梗较短,通常长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达100朵以上;花被淡黄色,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花被管长3-5厘米,花被裂片长6至12厘米,内三片宽2至3厘米。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长3至5厘米。种子约20多个,黑色,有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约需40至60天。花果期5-9月。


主要价值

  黄花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的花经过蒸、晒,加工成干菜,即金针菜或黄花菜,远销国内外,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还有健胃、利尿、消肿等功效;根可以酿酒;叶可以造纸和编织草垫;花葶干后可以做纸煤和燃料。但鲜花不宜多食,特别是花药,因含有多种生物碱,会引起腹泻等中毒现象。


食用价值

  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但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时,消费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残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另据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适用人群
  1、孕妇、中老年人、过度劳累者尤其适合食用;
  2、患有皮肤瘙痒症者忌食。黄花菜含粗纤维较多,肠胃病患者慎食。


用法用量
  1、新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可造成胃肠道中毒症状,故不能生食,须加工晒干,吃之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食用时火力要大,彻底加热,每次食量不宜过多。    
  2、金针菜适用于凉拌(应先焯熟)、炒、氽汤或做配料。
  3、不宜单独炒食,应配其他食料。
  4、另外应选用冷水发制的较好。


药用价值

  黄花菜性平、味甘、微苦,归肝、脾、肾经;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止血除烦,宽胸膈,养血平肝,利水通乳,利咽宽胸,清利湿热,发奶等功效;主治眩晕耳鸣、心悸烦闷、小便赤涩、水肿、痔疮便血等病症。黄花菜是有名的佳蔬良药 。《随息居饮食谱》谓其:“利膈、清热、养心、解忧积忿、醒酒、除黄”。可用于治疗大便出血、小便不通、吐血、肺结核等。《滇南本草》说“其补阴血、止腰痛、治崩漏、乳汁不通。”所以也是妇女产后补血、通乳之佳品。明代李时珍认为黄花菜“甘凉无毒、煮食治小便赤涩,解烦热,除酒瘟、利胸痛、安五脏,令人好欢无忧及明目。”中医认为:黄花菜还具有止血、消肿、镇痛、通乳、健胃和安神的功能,能治疗肝炎、黄疸、大便下血、感冒、痢疾等多种病症。


观赏价值

  黄花也是著名的观赏花卉。


黄花情缘

  黄花是百合科萱草属(黄花菜属)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亦称“忘忧草”、“金针菜”、“健脑菜”,“观为名 花、用为良药、食为佳肴”,与蘑菇、木耳并称为“素食三珍品”,是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食用花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渠县特殊的土壤、水质、气候最适宜黄花生长。清咸丰、道光年间,该县农民成片种植黄花,历经数代农科人员艰苦细致的研究,选育出的“武坪早”等黄花品种独具七蕊,单花体长9~12厘米,色泽鲜美、香气浓馥、嫩脆爽口、营养丰富,是全国黄花之上品。

  黄花菜,始见载于《诗经》。《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 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

  《风土记》载“[萱]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古代时候以其嫩芽叶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咏萱草者,大都属意忘忧、宜男的含义。

  宋明以后,中国海员出航必携金针、木耳以代蔬菜;黄花菜还是出口商品,大量销往印度等国,印巴人民常用其养生。

  《群芳谱》、《野菜笺》、《遵生八笺》等载有加工、食用方法,并谓萱花“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
 
  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因家境贫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肿,可谓贫困交加,饥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黄姓好心老妇煮些萱草送给他吃,一段时间后,陈胜的全身浮肿慢慢消退,疾病痊愈,身体也强壮起来。后来他与吴广组织农民起义,成为历史上首开先河的农民领袖。陈为感谢黄妇女之恩而请她常住在家里,并把萱草称为忘忧草。当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建都称王时,士兵们在兵荒马乱中,把生机盎然的黄花菜践踏成不成样子,当地有个名叫金针的姑娘,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对其精心管理栽培,结果这些黄花菜死而复活。棵棵长的亭亭玉立,开满迷人的鲜花。人们为纪念金针姑娘,便将黄花菜起名金针菜。

  清朝年间,永州地方官员(当时祁东县与祁阳县未分设,属永州府管辖)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清朝朝廷要员、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用餐时一见到餐桌的黄花菜便手舞足蹈,兴奋不能自已。赞美道:黄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无穷,常吃黄花菜的人聪明。

  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即黄花菜、黑木耳、豆碗、豆芽、黄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汤”营养成分完备,是补血、养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