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鹍,是位女同志,高级畜牧师。她为沽源县绵羊改良工作奋斗了大半生,把火热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这片热土,成为河北绵羊在沽源改良的奠基人,曾被称为沽源细毛羊之“母”。 史玉鹍生于1929年9月,山西省代县人。1958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畜牧系,是年9月调入沽源县畜牧科工作。 到沽源畜牧科工作后,她热爱生活,更热爱养羊事业,扎根基层积极工作,主动要求到高山堡配种站蹲点,当技术员。沽源合并到张北大县后,到张北县梅珍配种站搞技术指导工作,潜心研究,努力工作,认真辅导,传授技术。多次受到区、县领导的表扬。1961 年到1964 年先后培养出绵羊人工授精员和鉴定员700多名,其中80%的人员成为技术骨干。这些人员中不论是老配种员,还是新手,是凡经她培训后,都出手不凡。第一情期受胎率都在95%以上。这些技术人员不仅满足了本县羊改工作的需要,也为日后全县的羊改工作储备了技术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为外县支援了6名技术人才。 1965年,到红圪塄公社平原村蹲点,开展绵羊改良工作,创建了大队羊场,组建了母羊核心群,给每只母羊都建立了档案系谱,卡上耳记,选优去劣,选种选配。通过潜心研究,反复实践,对河北细毛羊的育种培育,普及推广,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成为河北细毛羊在沽源产生、发展的奠基人。史玉鹍同志在此期间,既是技术指导,又是配种操作员,同时还是放牧员、饲养员。每天早晨一起床,先到母羊核心群中查看发情母羊。查看后对照档案系谱,确定每只羊的配种时间。当时,平原大队羊场的适龄母羊核心群达数百只,查看完后已近中午,她还得跑到3个授精点,耐心辅导各授精点配种员做好当日人工授精的准备工作。这项工作布置完后,还得检查种公羊的情况,膘情、饲料搭配,确定采精次数等等。一天下来没有一点闲空,吃饭只能是叼空,很难吃上一顿应时的饭。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常背着一个黄色书包和一个军用水壶,书包里常装着几个干馒头和几片咸菜。配种操作时,更离不开她。从母羊挑选鉴定、器械消毒、采精、输精都得由她操作,或在她的指导下操作,晚上还得整理资料。就是这样,一干就是4年,先后共繁殖成活改良羊4200多只。使平原大队到1968年底实现了养羊细毛化,羊毛产量迅速增加,质量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每只大羊平均产毛1.6斤(市斤)到1975年达到9斤以上。在省、地、县树立了榜样,为全县的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史玉鹍同志在平原的实践经验,在全县各社队推广。各公社以大队为单位,建立母羊核心群,成立配种站,进行细毛羊改良。每年春天后,从各生产队挑选一些适龄母羊,集中起来放养。在发情期进行人工授精改良,秋后归回各生产队。这种办法推进了全县细毛羊改良的进程,到1980年重点乡、村已进入横交固定阶段,在全省进入先进行列。 1968年11月史玉鹍同志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一直到1972年3月。在此期间她仍然酷爱羊改事业,不断到小河子公社临近大队指导羊改工作,提供人工授精的技术帮助。1971年12月中共沽源县委做出决定,为史玉鹍同志平反,恢复了名誉。1979 年5月,县委又为其进一步落实政策。史玉鹍同志孤身一人,生活极其俭朴,性格稍有孤僻,但被人敬重。 1975年后,史玉鹍同志曾前后到丰源店公社的干水河、千亩滩,小厂公社的红泥滩等地进行羊改辅导工作。组织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班,传授、推广人工授精细毛羊改良技术。她每到一处, 都和养羊结着不解之缘,除为配种技术人员讲课之外,其余时间都和牧羊人在一起对母羊的发情进行研究。结合多年的实践和雄厚的理论修养,对母羊发情鉴定,进行背毛观察和喂盐诱导同期发情试验,受到了北京农大有关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得出了母羊背毛变化与生理机制的关系,外部变化与卵泡发育基本一致的理论数据。对从母羊背毛变化掌握发情程度,适时授精,为提高受胎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4年,史玉鹍同志已接近了退休的年龄,但她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仍痴心不改。主动承担了导血科研实验,经过实践效果良好。冷冻精配种受胎率达到80%以上,为人工配种作了引导示范,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 有付出,就有回报。1980、82、83、84年史玉鹍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6年获河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88年11月史玉鹍同志退休,但她仍然没有离开她眷恋的畜种改良事业。正在将她的绵羊改良配种技术积累的经验整理成册,准备传给畜牧改良行业的年轻人,供他们在工作中参考。 (本文资料由王润叶同志提供,未经史玉鹍同志审阅)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