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最著名的水域闪电湖,是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4A级旅游景区,它的西南岸边有一个村庄,叫双脑包。 双脑包为平定堡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有200多户,900多口人,“双脑包”就是因村前、村后小山上的两座脑包而得名。在坝上草原,因脑包而得名的村子很多,但叫“双脑包”的仅此一处,是坐落在沽源湿地草原上的一个文化部落。 从一些零散的历史资料查证,双脑包是辽代一个游牧部落的居住地,当时并没有脑包,只是在这片地域有几座小山(包括小梁村周边的小山)。山是自然的,而脑包却是北元后察哈尔部落游牧于此时由蒙古人建造的。 辽时称双脑包一带为凉陉。凉陉是一个地域范围,“凉”是对自然气候的反映,“陉”是地域范围的实体指代,一般指两边有山、中间开阔并有草原、河流的地方。凉陉就是气候凉爽、水草丰盛的山口,适宜放牧和居住。公元90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大辽,此后不断发兵中原途经凉陉,并将双脑包一带作为捺钵避暑及氏族部落的游牧之地。双脑包村前有一处文化遗址,从出土的玉器、铜钱考证,这里有过游牧部落居住的痕迹。 金世宗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后,双脑包属于金莲川,自然生态优美,每逢夏季鲜花遍野,金莲怒放。元代诗人陈孚曾以金莲川为题作诗:“茫茫金莲川,日映山色赭,天如碧油幢,万里罩平野。野中何所有?深草卧羊马。昔人建离宫,今存但古瓦。秋风吹白波,犹似哀泪洒;村女采金莲,芳香红满把……”诗中说的村女,显然是游牧部落的女性。而游牧部落多屯驻在水草丰美、依山向阳之处,双脑包正是这样的地方。 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察哈尔部由义州迁移到宣化、大同边外,编为八旗四群,史称“十二旗群牧场”,双脑包一带应属于太仆寺旗左翼牧场,有蒙古人的游牧部落在这里屯驻生活,并在现在的双脑包村南北对应的两个小山上建起了脑包。脑包上面有个石头堆垒成的圆台,据双脑包村里83岁的杨志远老人说,他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儿们去那个石头台子上面玩儿,目的是从石头缝里找铜钱儿,能找到很多。那个台子叫敖包,是蒙古族人在地广人稀的茫茫草原上,用石头堆垒起来的地标性建筑,最初用作地域方位的标志,后用来标志氏族部落的势力范围,也被作为聚会时约会的地点,如著名歌曲《敖包相会》所唱的那样。也有人说那个台子是蒙古氏族部落祭祀时的祭台。因为蒙古族人很尊敬它,路过的商人、游猎者和游玩者只要走到它附近,就往上面抛撒制钱,以求神灵保佑赐福。 根据多次采访调查,双脑包村前村后两个小山上的敖包是由蒙古氏族部落建造的,属于氏族家庭敖包,不属于旗群敖包。因为在察哈尔部的敖包是有不同等级的,主要分为旗群敖包、牧群敖包、部落敖包和氏族家庭敖包等。双脑包的敖包具体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证。就村里几位老年人回忆,在双脑包还未形成村落前,只有三家蒙古人居住。后来由于这里不断放垦,蒙古人向北迁移,这里的三家蒙古人搬到了正蓝旗的窝图、啊图和烟图庙。但他们每年农历六月都会骑马、赶车,拉着羊、酒和奶食品等来双脑包举行敖包祭祀,这样的祭祀一直延续到“文革”前。 双脑包形成村落大约在清代光绪年间。最早来这里的人是阳原任姓一家,老大叫任大瞎子,老二叫任二掌柜(都是外号,真名不详)。任家哥俩吃苦能干,先从蒙古人手里买了一些土地,后来雇人开垦,没几年拥有的土地就达两千多亩,成为后来双脑包的富户。后来任家搬到平定堡居住,这里的土地全租给佃户,秋后任家派人收租。继任家之后,相继来了刘家、常家、黄家、陈家和宋家等几户,人家多了就形成了村子,村子随后也就有了名字,因村前、村后山上都有敖包,村名就被命名为“双脑包”了。 民国建立后,军阀连年混战,关内人为逃避战乱不断到口外谋生,双脑包的人也就逐渐增多,到1948年前后增加到六十多户,人口达到四百多人。 双脑包的生态非常好,村东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滩,草长得有半人多高,闪电河从草滩上流过,河里鱼特别多。听村里老年人说,草滩里黄羊成群,狼也成群,狐狸也多。河里的鱼下河就能抓到,冬天结了冰,在河道拐弯处的地坑里,只要把冰凿开个窟窿,就能捞到几十斤鱼,人们弄回家就像焖山药一样焖着吃。大鱼都有五六斤重,多是鲶鱼,草鱼也有,鲫鱼不大。 建国后,双脑包村和全县各村一样,实现了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转变,实行了大集体生产劳动。不同的是,这里也许是因为受部落生产文化基因的影响,人们有爱马、养马和骑马的习惯,生产队马很多,除了用于农业生产外,也供社员出门骑乘,社员进城购物、走亲访友都要骑马,马背文化是双脑包乡土风情的一个特色。 1958年组织全县民工修闪电河水库,双脑包村为这一浩大的水利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全村青壮年劳力全部参加了工程建设,所有房屋腾出给民工居住,村民们自己想办法,搬到临近村里亲戚朋友家住,一直到闪电河水库竣工。 改革开放后,村子后面的闪电河水库建成了沽源县第一个旅游区——沽水福源度假村。在附近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双脑包村潜在的部落文化底蕴得到传承,马背文化成为双脑包乡村旅游文化的亮点和支撑,村里供游客骑乘的马由最初五六家的几匹,发展到如今的五六百匹。原始的游牧部落离不开马,如今,马又成为双脑包开发乡村旅游的主题。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