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地名文化
建国
时间:2018-09-15   作者:刘继荣   来源:沽源网   点击:

  九连城镇建国行政村位于半拉山东侧,东距县城约六十公里,辖草圪节、李大美、张步忠三个自然村。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叫建国的自然村。三个村均是以最先来此垦荒建村人的姓名为村名。全村户籍人口860人,现有耕地5525亩,村后有公路与县城和207国道相通。
  建国村是因了民国时政府的一项特殊的“蒙地招垦”政策建村的,距今不足百年。因为建村时间不长,所以在村民茶余饭后的闲谈和叹息中,那些建村初期来此垦荒种植的先辈似乎并没有走远,他们的背影尚依稀可辨。漫步村中,看到废弃的老井,井旁石凿的水槽,走在曾经留下先辈层层叠叠脚印的土路上,还是能让人追忆起他们在一片草原上垦荒建村的艰辛。呼啸的风声里,仿佛能听见他们扶老携幼离开故乡、移民坝上的沉重的脚步声。站在半拉山顶东望平整的土地,遥想当年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的情景,仿佛能看见遍地的牛羊和一顶顶的蒙古包。不足百年的岁月,还没有带走一个个拓荒者的姓名,让我们透过岁月的云烟来厘清这段历史吧。
  沽源县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端,气候寒冷,降水量小,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少数民族的游牧地。虽然九连城一带曾有建于金代的古昌州镇(即现在的九连城遗址)繁荣一时,但元末即毁于战火,这一带复归于沉寂。一直到清末,半拉山一带仍是广袤的草场,一派原始风光。现在的建国村一带只在南面有董达庙和庙地,其余都是草滩,有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相传附近还有一处天然泉眼,泉水汩汩流出,牧民用一个装满小石子的布口袋堵住泉眼,饮牲畜时移开即可。清朝前期,政府施行禁垦蒙地的政策,规定口内居民不得到口外开垦土地,违者照例治罪,要维护畜牧业在蒙古地区的主导地位。但禁令并未真正发挥作用,口内贫苦农民不断冲破禁令出口外私垦。康熙年间,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内地人地矛盾加剧,越来越多的汉人出边私垦蒙地,建村居住。但沽源仅限于南部一带,移民的脚步并未走到半拉山这里。光绪二十八(1902)年,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双重压力下,取消对蒙古地区的封禁令,开始全面放垦蒙地,并在张家口设垦务总局作为垦荒移民的管辖机关。但半拉山一带还是一片寂静。民国时期沿袭了这一政策,在这一地区积极推行垦荒。1915年,察哈尔垦务总局成立,包括沽源县在内的7个县设垦务局,主管清丈、开荒、移民事宜。1923年,政府开始在半拉山一带清丈放垦土地,准许买后开荒种地。在此放牧的蒙古族牧民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牧场,向草原更深处迁徙。
  政府丈量时,以1500亩为一号,现在的头号地、二号地、三号地就是按放垦的地号叫的村名。半拉山以东从十六号开始排,十六号地被怀安人王凤梅、张元德、赵元、赵英普、赵广义、李春、赵万益、杨振林、高凌云等人集股买下。
  后草地有一个年轻的蒙古族牧民叫草圪节,父亲去世了,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因放牧喂养牛羊缺人手,经人推荐雇了一个从怀安来的单身张姓汉人帮忙。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张姓汉人手脚勤快,人品又好,和草圪节的母亲年龄相当,在众人撮合下,就和草圪节的母亲结为了夫妻。一家人相处得很好。本来草圪节是牧民,不善农耕。听说半拉山一带政府放垦,草圪节继父就提议结束游牧生活去买地耕种。听到继父的建议,草圪节动心了。征得全家人同意后,卖掉了自己养的牛羊等牲畜,筹集到资金,买下了编号为十七号的1500亩地。从此,学习汉族人开荒种地定居,结束了游牧生活。
  买十六、十七号地的人家合建了一个村子。分宅基地时,十六号的集股户,大股分前排,每户三间宅基地,小股分后排,每户的宅基地两间多一点。草圪节家的房子多一些,还建了碾房、炒锅房等。一片荒原上,几栋土坯房,袅袅炊烟里,一个小村庄平地而起,村名就叫草圪节。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要开荒、要打井、要建屋、要修路,开拓者们凭着勤劳的双手,一锨一镐,开出了农田,建起了村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建村定居后,草圪节娶了汉族兰姓女子为妻,孩子的小名还叫蒙古族名字,为了在汉族生活区方便称呼,大名就随草圪节的继父姓张,草圪节的后代就都姓张了。
  草圪节买下十七号地的第二年即1924年,张北县阿拉胡洞村的李大美、李大恒兄弟俩买下了紧邻的十八、十九号地共3000亩 ,在草圪节村东约二里处建村,以哥哥李大美的名字为村名。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号地排完后,剩下一块不太规则的土地被一个叫张步忠的人买下,种地建村,这就是张步忠营子。
  这时,坝下大批生活无着的农民来此种分收地,以怀安人居多。那时租种别人土地的人称为佃户,提供土地的人称为柜上。牲畜、农具全由柜上提供的打下粮食五五分成,叫半种地,对半分的意思。柜上只提供土地的三七分成。庄稼割倒捆好,三七分就是每十捆佃户拉七捆,柜上留三捆。种山药,每十垄柜上留三垄。春天来种地的佃户,如果没粮食吃可以向柜上借,秋收以后,每借一斗还一斗半。集股买十六号地的农户因为地少,都自己耕种。到解放时,草圪节村买地的农户加上来种分收地的农户,已经发展到六十多户。
  刚解放时,草圪节等三个自然村属六区,区政府设在董家围子。草圪节、李大美、张步忠、巴图营盘、董达庙、小南营子、席家卜子7个自然村为一个小乡,办公地点设在李大美村。可能是不愿意用地主的名字作小乡的名字,另起了个名字叫建国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下设大队,草圪节、李大美、张步忠三个自然村为一个大队,仍叫建国大队。建国大队属九连城公社,公社所在地是三号地。以后的时间里,不管是九连城和红圪塄的分分合合,还是叫法由大队改为行政村,建国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在,建国依然是行政村的名字,三个自然村仍然叫草圪节、李大美、张步忠。
  李爱春1939年从怀安县头百户牛家庄村来坝上扛长工。1945年全家扶老携幼一路跋涉来到李大美村半种李大美家的地。开始时借住老乡的一间房,家里没有水缸,就在墙上掏个洞和老乡共用一个水缸。后来,修缮打扫开亲戚家曾经的牲口棚子,全家人暂且容身。老人在世时,每忆及此都叹息流泪。来这里种分收地的农民虽然能勉强生存,但生活依然非常艰难。买地的那几户也仅仅是生活相对比较宽裕的农民。一直到土改,全村没有一间砖瓦房,全部是土房。
  建国村村民的祖辈,当年为了生存背井离乡从坝下来到坝上,在这块土地上春种秋收,繁衍生息。虽然离老家只有几百里,可有的人至死也未踏上老家的土地。但他们忘不了老家的山水,念念不忘养育过他们的故土和与他们血脉相连的故乡的亲人。有一个叫赵进祥的村民,父母从怀安来到坝上。上个世纪60年代初母亲去世,为圆母亲要葬回故土的心愿,他自己驾辕,用一头小毛驴拉帮套,一步一步把收纳母亲的棺木拉回老家怀安埋葬。几十年来,村中老人常忆及此事。每次听到,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那个躬身拉车的孤独背影。慨叹孝顺的儿子,慨叹至死不忘故土的母亲,现在写到这里我依然感动不已。对于那些在这块土地上出生长大的后代,这里就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他们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论走到哪里,这里都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正像有人说的,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 。
  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面前,每一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站远了看才发现,人口都是向相对容易生存的地区流动,建国村的人也是一样。改革开放后,他们逆着祖辈走来的方向,从坝上走向坝下,从农村走向城市,或参军或升学或打工或做生意,无论从事哪种行业,生活都一天天好起来。草圪节的女儿杜改玛(汉语姓名张永清)当上了省人大代表,长工的后代成了博士后、教授、军官,还有成功的商人。建国村的村貌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村里留下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5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户籍人口860人的村子,常住人口不足五百人。只有在春节、清明节的时候,村里车水马龙地热闹几天。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需要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其它行业,这是正常的。但缺少文化素质高的、能促进农村不断发展的年轻人,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那些在建国村出生长大又走向四面八方的游子,不管身在何处,他们依然深深爱着自己的故乡。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故乡在他们眼里永远都是温情的、唯美的。他们爱故乡清晨的每一缕阳光,日暮的每一抹晚霞;思念田间的每一条小路以及操着乡音的每一位亲朋。在他们的眼里,故乡处处都是好风景。
  建国村,这个不足百年的小村庄,我们希望她能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充满活力;希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加幸福;希望这个村子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